新型1,2,3-三氮唑双磷酸衍生物的合成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str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膦酸盐类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因此双膦酸类药物的研究和开发成为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药物关键[1].1,2,3-三氮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氮杂环化合物,而且其结构可以通过点击化学来进行快捷有效的合成[2].研究表明:含有氮杂环的双磷酸盐较无氮杂环的药物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提高双磷酸盐抗骨质疏松的活性,本文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含l,2,3-三氮唑的双膦酸类化合物(Fig.1).首先以氨基酸1 为原料,酯化后得到2,再和溴代丙炔反应得3,化合物3 和叠氮化合物在Cu(I)催化下得化合物4,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N-取代羧酸5,5 与亚磷酸和三氯化磷反应得到一系列侧链带1,2,3-三氮唑五元杂环的新型双磷酸类衍生物6.所得目标化合物均经过NMR,ESI MS,IR 证实.
其他文献
原子荧光光谱仪(AFS)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价格低廉,与色谱仪器联用同时具有很好的分离能力和定量检测能力,在形态分析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本文建立了可用于癌细胞捕获的微流控免疫芯片分析微系统。实验采用MEMS 工艺加工制作了含微管道的微流控玻璃芯片,在其表面通过EDC 交联法将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抗体c-Met 共价连接于微管道玻璃表面,完成对芯片的功能化修饰,进而利用此功能化免疫芯片对流经管道内的HepG2 肝癌细胞进行捕获分离。
采用电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的Bi-NPs/Nafion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Pb2+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将Nafion修饰的玻碳电极在Bi3+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利用离子交换法将Bi3+修饰到电极表面,然后在溶液中,恒电位将Bi3+还原为 Bi-NPs.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90)为高分子模板剂,钛酸四丁酯为Ti 源,通过超声分散-静电纺丝法将石墨烯与有机钛源原位复合,经焙烧后得到分布均匀、具有多孔结构的TiO2-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
由田昭武院士原创提出的约束刻蚀层技术(CELT)是一项在微/纳加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加工新技术1.本文将介绍我们发展此项技术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即:采用电化学/化学修饰等方法,在工具电极表面修饰一层具有独特的电子传导性和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质的软物质超薄层,通过电化学调控软物质超薄层的氧化态,使其与待加工工件接触后,仅化学氧化与之接触的工件表面,从而实现精确的约束刻蚀.
本论文通过化学沉淀法在LiMn2O4 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MgF2 包覆层,并在400℃下焙烧5 h 制备了MgF2 包覆LiMn2O4 的复合材料。通过XRD、SEM 及电化学测试技术等研究了MgF2 包覆层对LiMn2O4材料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橄榄石晶型的磷酸盐材料(如LiFePO4)是目前被视为非常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溶体LiMn0.5Fe0.5PO4材料晶格稳定,近几年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固相法,以易分解的盐为原料,PEG-6000为碳源,合成了无定型薄片状LiMn0.5Fe0.5PO4纳米材料(图1).在2.5-4.5 V电压范围内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显示:充放电曲线在3.4 V、4.1 V左右显示出平台,分别对应于F
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类以三聚氰胺为基础的含磷膨胀型阻燃剂的化合物,并通过1H、13C和31P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TGA、LOI测试以及垂直燃烧试验对其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有苯环结构的四个化合物(1,2,3,4)表现出了优异的阻燃性能,它们都具有较高的LOI值,某些还能够使PC样条达到较高的UL-94阻燃级别V-0级。化合物4垂直燃烧试验后残炭的SEM照片显
Nitrogen-containing bisphosphonic acids and their salts (N-BP) represent an important class of phosphorus compounds possessing a pyrophosphate-like chemical structure that confers a strong affinity fo
双膦酸及其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对病毒性疾病的治疗起着积极作用的药物,例如治疗病毒性恶性肿瘤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和骨痛等[1]。核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对于病毒性感染疾病,如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艾滋病等具有较好的疗效[2]。根据药物设计的拼合原理,本文通过Michael 反应将抗病毒核苷与双磷酸酯连接起来,合成一系列新型双膦酸酯衍生物,期望寻找到理想、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抗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