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成本-效果分析

来源 :2015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七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ji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疗效、成本-效果比分析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制定有效、经济、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专病门诊确诊尘蜗过敏的中一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和皮下注射免疫治疗2年,随访对比分析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临床疗效和成本一效果比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取得了明显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SLIT组患者依从性优于SCIT组;SCIT组治疗成本平均为425元/月,总有效率为94.57%;成本-效果比4.49;SLIT组治疗成本平均为266.8元/月,总有效率为82.85%;成本-效果比3.22;在对比相对高成本、高有效率与相对低成本、低有效率基础上,舌下免疫治疗成本-效果比优于皮内免疫治疗。 结论:SLIT组成本-效果优于SCIT组,且SLIT组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舌下免疫治疗可以作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优选法;而SCIT组治疗期间,可以有效减少药物使用,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类型患者讲行治疗方案的洗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加中鼻甲切除为主综合治疗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方法、效果、价值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56例既往多次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并经CT及鼻内镜检查确诊的难治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鼻部疾病类型、合并疾病、鼻腔情况、既往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目的:了解慢性贵州地区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该类病人术前的综合治疗提供心理学依据,以利于对患者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等对210例CR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选取同期该医院门诊体检的健康
目的:探讨单发蝶窦后鼻孔息肉的临床发病特点、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同时回顾性分析其在鼻内镜手术下的入路方式和手术疗效.方法:8例单发蝶窦囊肿脱垂至后鼻孔,形成蝶窦后鼻孔息肉患者,术前8例全部行高分辨率鼻窦CT扫描,3例行以蝶窦为中心的MRI检查,确定诊断为单发的蝶窦囊肿伴后鼻孔息肉形成,其余鼻窦均无异常.在全身麻醉下,给予鼻内镜下后鼻孔息肉切除及经蝶筛隐窝入路蝶窦开放术.术后给予可吸收止
目的:对比观察额窦炎组与对照组的额隐窝气房的出现率,分析额隐窝气房与额窦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对于符合病例选择标准(额窦炎组:年龄≥18岁;慢性额窦炎;额窦发育正常;既往未行鼻部手术者.对照组:年龄≥18岁;无鼻窦疾病;额窦发育正常;既往未行鼻部手术者)的对象,用64层螺旋CT常规扫描鼻窦,然后在图像工作站上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重建获得额隐窝区域影像(
目的:总结Medtronic Fusion电磁波感应型影像导航辅助下进行的60例鼻内镜手术的体会,探讨影像导航技术在鼻内镜微创和精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回顾分析60例鼻内镜手术中应用Medtronic Fusion情况,包括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10例,真菌性鼻窦炎5例,视神经减压术16例,鼻腔鼻窦乳头状瘤9例,碟窦骨化纤维瘤1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9例,脑脊液鼻漏5例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应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只有在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效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抗过敏、促进黏膜纤毛传输以及改变机体免疫缺陷等,其目的是为了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恢复鼻-鼻窦生理功能.近年来,药物治疗作为基础治疗已愈来愈受到重视:抗生素的耐药性、鼻腔窦腔冲洗、激素的应用以及手术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目的: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13例PAR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2例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地氯雷他定和低温等离子治疗仪联合治疗.对照组51例,除不用低温等离子治疗仪外,其余治疗同治疗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用计分法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58例中显效4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10%(54/58);对照组49例中显效1
目的:通过对银川地区学龄前儿童患有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IgE、个人过敏史及家族变应史阳性率进行对比,探讨并分析过敏因素对单纯支气管哮喘或变应性鼻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过程中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及心脑血管病医院医院变应性疾病诊疗中心就诊的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或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的患儿75人,其
目的:评估鼻内联合应用鼻用抗组胺药氮卓斯汀鼻喷剂(AZENS)和鼻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FPNS)改善持续性非变应性鼻炎(NAR)鼻塞症状的有效性,以及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62例持续性NAR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AZENS+FPNS)和鼻用激素组(FPNS),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及6周时鼻塞症状的评分,采用SPSS
目的:研究Orai1抗体腹腔内注射是否可以改善小鼠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炎症状态.方法:建立AR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Orai1抗体行腹腔内注射,观察小鼠在干预前后打喷嚏和挠鼻次数的改变,检测小鼠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