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治疗仪配合雷火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中医骨质疏松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e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治疗仪配合雷火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疼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骨质疏松患者均规律口服钙尔奇,在此基础上应用骨质疏松治疗仪及赵氏雷火灸采用手法及灸盒摆阵治疗,前后比较疼痛缓解程度及T值变化.结果:96例患者临床治愈52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9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T值明显升值(均为P<0.001).结论:骨质疏松治疗仪及赵氏雷火灸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的中医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单味中药治疗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就中药防治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现状进行阐述,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临床参考思路.单味中药抗骨质疏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含有的类雌激素化合物以及对成骨、破骨细胞的作用,骨代谢和机体平衡的分子生物水平,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方面的研究,是微观理论与宏观中医理论相结合的有效思路。中药复方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特点,辨证论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但复方药物
髓在中医学中有骨髓、脑髓之分,所以《内经》“骨枯髓空”理论蕴含了“肾-精-骨髓-骨”以及“肾-精-脑髓-脑-骨”两层含义.现代医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中医学“骨髓”具有相关性,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医学“脑髓”的功能,这两者在骨质疏松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与《内经》“骨枯髓空”理论具有相通之处,对科学阐释“骨枯髓空”及相关理论有启示作用.
目的:研究杜仲补肾健骨汤联合核心肌训练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骨代谢物PINP与BG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ODI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6月开始确定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及数据,并对符合标准的住院病人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进行免费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高糖培养的成骨细胞(0B)增殖、矿化及抗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体外分离培养成骨细胞,接种24h后分为正常培养基组、高糖培养基(22mol·L-1)组和高糖培养基添加PUE(10-6-10-8mol·L-1)组,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OB矿化能力用茜素红染色计数矿化结节反映;2.上述各组,用Annexin V-FITC/PI双
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搜集近10~15年相关文献及实验研究,从补肾类中药、活血化瘀类及其他类中药三方面对单味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实验机理进行整理分析,探讨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的方向.
目的:为骨质疏松的治疗提供思路,并阐述了骨质疏松护理干预的意义,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的重视程度.方法:本文着重记录了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以及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护理干预,并进行广泛对比有关文献找出重点,自行总结.结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众多、临床效果比较显著、人们需要加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以及加强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骨碎补含药血清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分化的干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脂分化,同时给予不同浓度的骨碎补含药血清干预.油红0染色观察各组脂滴形成情况,RT-PCR检测成脂相关基因PPARγ、C/EBPα和LPLmRNA的表达情况.同时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总蛋白以及核内蛋白量,进一步观察对wnt经典信号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渐进性的代谢性骨疾病,属中医学“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其中与“骨痿”最为接近,病机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定位在肾,涉及肝、脾、肺、心.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上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综述了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思路以及基础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具破坏性结局,临床常见发病部位主要包括髋部、脊柱椎体和前臂远端.详细查阅、总结各部位骨折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现:截止目前,中国北部地区的髋部骨折发病率高于南部地区;预计截至2050年,世界范围内的髋部骨折患者数量将超过2100万.欧美及亚洲地区脊柱椎体骨折发病率较高,且女性患病率普遍高于男性.北京地区绝经后妇女椎体骨折的发生风险高达25%.前臂远端骨折的主要诱因是摔倒,该类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近期手术椎体再骨折相关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已行PKP治疗的18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显示,分为A组(手术椎体再骨折,n=24),B组(无再发椎体骨折,n=164).术后随访1年以上,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骨密度、手术节段、骨水泥注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