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激素替代治疗

来源 :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激素替代治疗(HRT)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减少而致破骨活性增强,尽管骨形成过程顺在绝经后亦有所增强,但由于骨吸收大于骨民,骨量逐渐减少而致破骨活性增强;尽管形成过程在绝经后亦有所增强,但由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量逐渐丢失而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危险度明显增加,伴有周身骼的疼痛,激素替代治疗(HRT)仍是目前治疗该症的首先方法。绝经后补充雌激素时间长,目前均趋向于应用于天然制剂。长期使用雌孕激素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已与不同雌激素补充的对照相似。流行病学调查并未发用雌激素后有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HRT能增加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单独补充钙剂不能预防骨质疏松症,激素替代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灭幼脲3号杀虫剂系苯酰基脲类新农药。通过其对大白鼠急性毒性、七天毒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得出下述结论:1.急性毒性试验,灭幼脲3号LD50>10000mg/kg,属实际无毒;2.亚急性毒性试验,
该文就灭幼脲3号在单因子控制的“微宇”环境中研究在蔬菜-土壤中的分布和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灭幼脲3号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天,但它的消失期仍较长,蔬菜从土壤中吸收它的能力较
灭幼脲Ⅲ号杀虫剂是我国创制的属于苯甲酰脲类的新农药,该文报导三年来对该农药环境行为的研究结果,内容包括该农药在生态环境中的残留、降解、转移以及归趋的研究,并运用数值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