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水牛30个微卫星标记的多重PCR体系建立

来源 :第十次全国畜禽遗传标记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Adr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硝酸银染色方法,从30个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9组多重PCR体系,其中4组三座位组合,5组二座位组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测了中国海南兴隆水牛的遗传多态性.本文所筛选出的多重PCR组合为家养水牛的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和亲子鉴定等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数字集群共网是集群通信运营体制的发展方向的观点,分析了数字集群共网的特点,并在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计费模式三个方面对数字集群共网运营进行了探讨.
本文用PCR-SSCP分析方法,对共39头的草原红牛和利草杂交牛MSTN基因的第一外显子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外显子共存在三种基因型,分别为AA型,BB型和AB型.经测序发现在
会议
本研究克隆测序了牦牛HSP72基因的全序列.利用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该基因的结构、密码子偏好性和HSP72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牦牛的HSP72基因序列全长为1926bp
利用5个微卫星基因座BM1818、BM143、BM1443、BM1905、BM711对90头河北荷斯坦母牛进行了遗传检测.用非变性(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的PCR扩增产物.结果表明BM1818
会议
随机选取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采用PCR-RFLP技术对两牦牛品种激素敏感脂肪酶(HSL)基因外显子Ⅰ部分序列进行了SmaⅠ酶切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九龙牦牛和麦洼牦牛HSL基因外显子
会议
利用不对称PCR-SSCP技术,在鲁西黄牛和荷斯坦奶牛SMAD4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找到了1个碱基T插入突变位点和1个G→A突变位点,其中G→A突变产生了一个HhaⅠ酶的酶切位点.利用不对
会议
目的:研究并比较大籽獐牙菜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菌作用.方法:以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大籽獐牙菜乙醇提取物,得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萃取后物质等不同极性部
目的:建立测定富马酸(R,R’)-戊乙奎醚原料药及其有关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甲醇,B为20 mmol·L-1KH2PO
用PCR方法扩增并测定了三江黄牛、德昌水牛、大额牛和九龙牦牛Myf-5基因的部分序列.结果表明:所测序列包括Myf-5因(5219bp)的全部外显子2序列和内含子1、3的部分序列.通过Bla
会议
一、当前信贷政策执行力不强在基层的主要表现(一)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但未达到预期效果2004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先后出台的多项结构调整政策,人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