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目的探讨鼻后滴漏综合症致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本组72例中根据病因及年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慢性鼻窦炎患儿口服抗组胺及阿奇霉素(希舒美)药物、局部应用内舒拿(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和小儿血管收缩剂(达芬霖喷雾剂) 或行鼻窦负压置换疗法,疗程至少6~8周。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局部应用血管收缩剂、类固醇鼻喷剂及口服抗组胺药。25例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并伴有慢性鼻窦炎符合手术适应症者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其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结果本组72例 PNDs 患儿,在确诊慢性咳嗽病因后给予相应规范治疗后,56例咳嗽消失,鼻腔及口咽部粘膜清洁无分泌物附着,16例咳嗽明显好转,鼻腔黏膜有少量稀薄粘性分泌物。讨论在慢性咳嗽中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发病率可达28%~ 57.6%。PNDs 是指因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腔炎性分泌物倒流入咽而产生的慢性咳嗽,在小儿可主要表现为反复阵发性或持续性咳嗽。病因主要有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急、慢性鼻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及腺样体肥大等。前鼻镜和咽部检查,选择性的做纤维鼻咽喉镜检查、鼻内镜检查,鼻咽侧位 X 线片、鼻窦 CT 有助于 PNDs 的临床确诊。PNDs 所表现的慢性咳嗽主要是针对其病因治疗。小儿易发生 PNDs 多由于机体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小儿鼻-鼻窦黏膜组织血管和淋巴管丰富,加之鼻腔、鼻窦黏膜连成一体,鼻窦开口相对较大,鼻腔感染极易引起鼻窦炎,产生的分泌物多使炎症波及咽部;小儿易患变应性疾病,是慢性咳嗽常见的原因,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小儿 PNDs 由于其病因复杂,应重视病史调查,局部检查和合理规范的治疗,特别对胸部 X 片正常而长期慢性咳嗽的患儿更应详细检查鼻-鼻窦及咽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