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十几部电影不约而同地或是用美人的名字或是用指涉女性身份的名词来命名:《生活秀》、《暖》、《情人结》(霍建起);《周渔的火车》(孙周);
《孔雀》(顾长卫);《美人草》(吕乐);《茉莉花开》(侯咏);《小裁缝》……电影的片名女性特质浓厚,影片中的女性,从小女孩的清纯暗恋到成熟女人的情爱追求,我们几乎看到了女人从成长到成熟的全部过程,而影片述说的无一不是女性的“成长”。从女孩、少女,再到少妇,男权、父权等等价值观念无疑在女人的成长中映射。
人类文化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建构的,但又不可避免地被男权化和异性恋化。以上列举的女性题材影片中,男性往往成为女性梦想与成长的载体。情人承载了女性对新生活的梦想,而父亲则往往成了女性成长道路的对立面。影片中常常可以看到缺席的父亲、失职的父亲、对立的父亲等父亲形象,对女孩和少女来说,父亲的角色对她们的成长和人生选择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只有对于少妇来说,是不需要父亲的,需要的是一个男人,一个身体和情感都属于她满足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