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联合格拉司琼对于预防和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的疗效。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为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格拉司琼组(B组)、针刺联合格拉司琼组(C组)各20例。三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后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格拉司琼组手术结束前30min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3mg静注:针刺联合格拉司琼组术前1h针刺患者双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局部常规75%医用酒精消毒后,采用1.5寸无菌毫针直刺进针,针刺得气后留针二十分钟,期间每隔5分钟捻转提插行针,二十分钟后拔出毫针,手术结束前30min予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3mg静注;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术后随访0~2h(T1)、2~6h(T2)、6~12h(T3)、12~24h(T4)、24~48h(T5)各时间段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三组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拉司琼组在术后T1、T2、T3、T4、T5各时段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5%、15%、10%、10%、0;针刺联合格拉司琼组在术后T1、T2、T3、T4、T5各时段恶心发生率分别为0%、5%、5%、0、0;对照组在术后T1、T2、T3、T4、T5时段的恶心发生率分别为10%、25%、25%、20%、5%。术后恶心的发生率格拉司琼组(B组)以及针刺联合格拉司琼组(C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48h针刺联合格拉司琼组未新增恶心患者,对照组发生5例恶心患者;术后48h内C组发生呕吐1例,B组发生3例,对照组发生8例,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内PONV发生程度针刺联合格拉司琼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格拉司琼对于存在多种高危因素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4h内PONV的发生率可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