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开放型”实践课程群建设初探

来源 :2018世界纺织服装教育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现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该专业实践课程的特点,对现行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开放型”实践课程群的建设构想,试图就实践教学(含课程内实践)形式与内容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模式引入教学中,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未来专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BIM与RFID都是近年来兴起的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施工管理研究有限.本文从施工过程的构件管理、人员管理和安全性评估等方面研究BIM和RFI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兴起,结合中国水务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迫切需求,“智慧水务”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梳理了智慧水务的建设内涵,包括其概念内涵、建设目标及建设构架等,并以某项目为例介绍了智慧水务在某海绵城市项目中的应用.
为研究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特征,防止混凝土早期开裂,以河北省张家口市石门特大桥25号墩6~9m浇筑段为例,对其水化热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测.以实测水化热温度数据拟合分析,验证了基于复合指数形式的简化计算模型能较好的模拟水化热温升过程.运用ADINA软件模拟水化热瞬态温度场分布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该软件模拟分析拆模时间、拆模温度、腹板厚度以及截面尺寸对水化热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与热工参数选
中国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发展,立体交通对隧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分析总结香港城市复杂环境条件下,隧道工程的技术特征,是处理工程技术难题,实现隧道穿越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基于中建香港从事隧道工程丰富的实践经验,对香港大型隧道工程的六大基本技术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并阐述了解决相应难题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本文首先介绍了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和该项技术的特点与适用范围.随后,系统地概述了6种典型的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并对比分析了此6种施工技术的异同与优缺点.最后,对管幕—箱涵施工中的难点和要点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深基坑混凝土支撑体系在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支撑拆除阶段,绳锯切割拆除工艺以其低扰动、扬尘、噪声和高工效的优势,逐步取代动力破碎、爆破等传统拆除方式,成为深基坑混凝土支撑体系的首选拆除方法.目前绳锯切割工艺本身已经较为成熟,但在工程应用中工艺优化及配套技术尚未得到系统总结.本文以信德横琴口岸服务区A03地块项目的经验及教训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深基坑混凝土支撑体系
服装表演专业学生是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决定了其培养需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充分发挥本专业注重实践、学生专业技能即刻受到市场认可的特点,为国内外模特行业输送更多人才.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出最具影响力的校企合作企业类型是模特经纪公司,以研究模特经纪公司为例,得出结论:需深化院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联动式培养,模特经纪公司从模特大赛、时装发布会、平面拍摄、影视综艺节目几方面为学生创造
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SIFEC)是一家有着63年历史并始终围绕纺织服装教育的专业院校,自1955年创办以来,一直以培养纺织应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2006年,学校为适应时尚产业正在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的新形势以及上级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提出的“科技与时尚”战略,走上了一条冠名“上海国际时尚教育中心”(SIFEC)、以培养服装设计与营销人才为主的“发展时尚教育”的转型之路.转型后,S
为应对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竞争的挑战,使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支撑,本文提出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教学实验室建设”、“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和“业界精英进课堂”、“特色学科竞赛平台建设”、“企业冠名奖学金”等方式开展“政、产、学、研”全面合作,改造提升传统工程专业教育教学,通过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提升工程教育支撑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能力.
近年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服装与服饰设计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需要积极探索开放型、创新型、综合型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对“产学研展”协同创新育人模式进行分析,探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