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健康教育法在诱导透析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huaji1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寻求一种对血液透析诱导透析期患者方便实用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 选取27 例拟进行透析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及30 例刚完成诱导透析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行为导向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其透析饮食习惯与自我护理行为的建立.诱导透析后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分别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 动态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小板磷酸二酯酶3(phosphodiesterase 3,PDE3)活性、胞浆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和游离钙离子(Ca2+i)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三者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会议
目的 通过测量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探讨脑卒中二级预防下适合的血压范围,评估ABI与颈动脉狭窄程度、脑卒中分型及合并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手工测量患者四肢血压得出ABI值,分析ABI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会议
目的 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是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摄取的主要受体.我们的前期研究证实,雷帕霉素可以抑制ox-LDL在HUVECs中的聚集,该效应与其增加自噬溶酶体途径活性有关.本实验拟探讨雷帕霉素是否可以减少ox-LDL的入胞及其机制.
会议
目的 在北方汉族人群中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危险因素及病情分为三组,即阿托伐他汀20mg、40mg、60mg治疗组.分别检测治疗前及出院前患者血脂、肝功能、肾功能、肌酶、hCRP水平和NIHSS评分.
会议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共82例,应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检测CMBs,根据检查结果,将82例患者分为病例组(有CMBs者,40例)和对照组(无CMBs
会议
目的 研究神经营养因子-3 (NT-3)基因修饰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OECs-NSCs)复合细胞支架自体移植对脑出血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制作wistar大鼠尾状核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A组:NT-3基因修饰的OECs-NSCs-复合细胞支架移植组;B组:NT3-OECs-NSCs-复合细胞移植组:C组:支架移植组:D组:空白对照组.每组移植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观察后肢运动神经
会议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非透析Ⅱ型肠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我们将肠道病变影响肾脏及肾脏疾病影响肠道所形成的症候群称为肠肾综合征,前者为Ⅰ型,后者为Ⅱ型.采用实验对照,选择住院及门诊血肌酐在133~707umol/L 的61 例非透析Ⅱ型肠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在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的前提下,给予中医药综合治疗,包括中药辩证分型治疗,口服中成
会议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所有患者均根据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给予规定药物,治疗组加用丁苯酞.在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和6周时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DNF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
会议
目的 探讨局部血管内低剂量促红细胞生出素(erythropoietin,EPO)联合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注射是否可以降低tPA单独应用时的副作用及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手术,分别缺血2h和4h,再灌注30
会议
目的 研究人体成分测量仪(BCM)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估的作用.方法 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选取52 名透析患者纳入此项研究中,采用费森尤斯Body CompositionMonitor 多频电阻抗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人体成分测量仪,每两周于血液透析前使用BCM仪器,测量患者液体负荷值,根据BCM 测定结果缓慢降低或增加患者超滤量,使下调或上调体重幅度控制在0.5kg/周,最终达到目标的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