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润滑将成为轧钢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来源 :2012年全国轧钢生产技术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润滑发展现状,提出了行业润滑的弊端,介绍了智能润滑技术在轧钢设备维护中的应用,包括设备系统原理、功能及使用效果,通过比较分析指出:智能润滑是轧钢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
其他文献
高合金线材生产线是东北特钢集团环保搬迁的首条生产线,是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工艺的环保型标志工程,集中当代先进工艺流程和装备水平的特殊钢生产线。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新一代高强度化、长寿化、低成本、省资源、节能环保的钢铁材料;采用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钢的强韧性和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对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修订的GB1499.2标准增加了HRB600牌号.本钢集团北营公司轧钢厂根据500MPa级别热轧带肋钢筋生产实践经验,提出热机轧制工艺+铌矾复合微合金化相结合生产600MPa级别钢筋的方案.
通过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等实验手段,对工业热连轧16mm厚规格高Ti高强钢的冲击韧性恶化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量密集的(Ti,Nb)C析出是冲击韧性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相对粗大的晶粒尺寸和粗大晶粒晶界上分布的Fe3C,也降低了材料的冲击韧性。细化组织尺寸和适当降低卷取温度对改善厚规格高Ti高强钢的韧性有利。
随着对板材质量在厚度、宽度、截面和板形的精确度要求的提高,以及计算机过程控制的要求,需要对HCW轧机的计算模型和设计判据进行分析,预测HCW轧机的机械行为。这涉及对于载荷情况、力的分布、变形情况,动态响应和模态参数以及HCW轧机系统的热行为等方面的准确估计和计算。本文利用HCW轧机的在线测试和模型仿真的结果,判断出HCW轧机现场的机械行为,并控制HCW轧机工作辊附加力矩的影响因素,以改善轧机的运转
针对Q345R钢板试生产过程中出现冲击韧性波动的现象,本文从板材金相组织、硬度分布测试、冲击试样断口形貌及夹杂物等方面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冲击功波动大主要与钢板内部组织致密度、带状组织程度、夹杂物尺寸大小和分布等因素有关,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课题克服传统大规格圆钢生产工艺的不足,从工艺流程、主要装备、轧制工艺等方面探讨了大规格圆钢的合理轧制方式,开发了一种使用巨型大圆坯坯料,高效节能的、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大规格圆钢的轧制生产工艺。即使用大规格圆形坯料,利用两辊可逆开坯粗轧机,根据不同规格的需求,进行多道次可逆轧制,成功解决圆形坯轧制过程中易倒钢的技术难题,顺利轧制出不同断面的方钢、矩形坯,保障了公司(Φ)70 - (Φ)250mm系
国内铁路大范围提速,以及大量现代化客运专铁路专线的建设,不仅要求钢轨具有优良的内在性能,而且好要有良好的平直度、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在轧钢生产过程中,断面尺寸和表面质量是检测重轨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在众多影响因素中,轧辊占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分别从断面尺寸和表面质量两个方面说明轧辊对重轨质量的影响,并从轧辊材质、使用环境、孔型等方面改进轧辊使用质量,改善重轨表面质量,提高百米高速重轨挑出率。
本文简要介绍了武钢股份公司轨梁线改造后的高速重轨生产工艺,并对主要影响重轨质量的化学成分控制技术、夹杂物控制技术、脱碳层控制技术、端面尺寸控制技术、平直度控制技术及检测技术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目前中国钢铁工业将从成长期逐步迈向成熟期,对原创技术的引进、模仿、消化、吸收,从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是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在新建工程项目中,方案的选择,结构的优化对于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与可靠性相当重要。本文介绍几种引进冷轧和带钢处理线上的运输设备,与同类设备进行比较,结合国产化过程进行设计计算,对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和深化产业结构,和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钢京唐1580mm热连轧粗轧区域的宽度控制主要是通过定宽压力机和大立辊来实现的。其中,立辊自动宽度控制系统由L2级数学模型设定头尾短行程曲线和立辊辊缝,L1级按照设定进行头尾短行程控制以及板坯中间段的出口宽度调节。本文主要介绍大立辊短行程三次曲线的设计和宽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