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土壤重金属测评与迁移修复试验

来源 :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开发会引发一系列区域生态问题,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是问题之一.需要探究监测和评价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和污染程度新方法,需要明确土壤重金属迁移规律,需要研究提出有效的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技术、新模式.本文在系统调研国内外有关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基础上,基于矿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模式,运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获取土壤光谱数据,建立土壤重金属高光谱反演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和序列最小优化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的矿区土壤重金属高光谱反演模型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较好的反演效果,其中,序列最小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反演的重金属Cd、Cr、Cu、Pb、Zn含量与对应实测含量的相关系数R2均大于0.76,其反演效果明显优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设计并实施两期矿区土壤-小麦重金属迁移模拟实验,采集实验场地土壤样品与小麦样品,并采用实验室传统化学方法检测样品中重金属Cd、Cr、Cu、Pb、Zn的含量.根据两期土壤样品、小麦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对比分析,两期试验中五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其中,第二期试验中Cu和Zn在土壤中的含量较第一期明显较少,Cd的含量较第一期明显增加,Cr、Pb的含量除个别点外与第一期相近;除个别点外,第二期小麦中五种重金属Cd、Cr、Cu、Pb、Zn的含量较第一期均呈现减少的趋势;结合前期试验研究工作,提出土壤植物修复,包括修复植物种植、植物废料碳化添加等是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趋势之一.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为探析煤矸石基质风化过程中温度场变化引起的充填复垦重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通过构建不同粒径级配同等覆土厚度的煤矸石充填复垦田间试验小区(粒径<80 mm的煤矸石充填基质所占比例分别为40%、70%和95%的三类试验地块Ⅰ、Ⅱ和Ⅲ),分层分区埋设高精度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建立土壤墒情监测基站,动态监测重构土壤梯度温度及湿度,分析温度场影响下重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粗粒径煤矸石充
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形成了大量的地表塌陷区,使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破坏,塌陷区复垦与综合开发利用是煤炭行业面临的重大任务。本文对比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所存在的不足对黄河泥沙填充采煤塌陷区的可行性开展研究。对黄河泥沙作为塌陷地填充复垦材料的可行性从化学成分、有机质含量、pH、电导率及重金属含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系统评估研究区域段输沙量与采煤塌陷量;针对黄河泥沙填
利用遥感数据对煤矿区进行景观格局变化及模拟预测研究,对了解和把握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规律和特点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且对制订科学、有效的煤矿区资源利用与土地复垦策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沛北煤矿区为例,选用1995年TM、2005年ETM和2015年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运用景观格局指数、马尔科夫转移概率矩阵、土地利用转移轨迹等分析了煤矿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基于马
采煤沉陷区土地整治是当前矿区生态复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已经探索出了类似挖深垫浅法、土地平整、梯田修筑、修筑引水工程等治理模式和成熟的复垦技术,但由于西南岩溶地区山地情况特殊,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少,已有水田复垦技术模式对该区域并不完全适用。故开展西南山地喀斯特地貌采煤沉陷水田水土流失治理对于完善矿山土地复垦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岩溶区为例开展沉陷区水田漏水复垦途径研究,系统分析出岩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