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翅大白蚁几丁质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来源 :中国昆虫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chengc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蚁属于昆虫纲等翅目,是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昆虫,根据白蚁后肠是否含有共生原生动物,可以分为低等白蚁(有共生原生动物)和高等白蚁(无共生原生动物)两大类群.本文所用实验材料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高等培菌白蚁,高等白蚁有发达的代谢机制,然而有关高等白蚁的研究很少.[目的]从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前肠中克隆几丁质酶基因MbSfgCht (comp133624_c0),研究该基因在黄翅大白蚁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对该基因的功能进行研究,为理解昆虫代谢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黄翅大白蚁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PCR技术克隆得到几丁质酶MbSfgCht全长基因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JM109中进行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MbSfgCht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利用DNS法,进行几丁质酶活分析.[结果]克隆获得了MbSfgChtcDNA,全长1469 bp,其中可读框1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有一个由2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预测的分子量大小为39.21kDa.Blast分析发现该序列与昆虫几丁质酶相似性最高,但是同源性很低,其中与内华达古白蚁的同源性最高为60%.通过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分析,可以在39 kDa左右看到明显的目的条带,诱导的空质粒则没有.利用DNS法进行酶活分析,与诱导空质粒以及高温灭活的粗提液相比,诱导的MbSfgCht有明显的颜色变化.[结论]培菌白蚁前肠由来的MbSfgCht在大肠杆菌中已成功表达,并且具有几丁质酶活性.[讨论]尽管我们已经在体外表达了几丁质酶基因MbSfgCht,但是由于有关白蚁几丁质酶的研究很少,有很多条件不是很完善,表达量不是很高,最适表达条件以及表达载体还需继续探索.结合其他昆虫中几丁质酶的研究比较,中肠,后肠几丁质酶基因主要与昆虫免疫以及蜕皮有关,而关于前肠几丁质酶的报道很少,有关它的作用还不是很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其他文献
Unlike that in animals,plants can continuously and repetitively give rise to lateral organs through their meristems.Root apical meristem generates the underground parts of plants,whereas shoot apical
[目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是昆虫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递质受体,介导快速胆碱能传递,是新烟碱类、多杀菌素类、沙蚕毒素类等多类杀虫剂和天然产物烟碱等的作用靶标.前期研究表明,nAChRs的附属蛋白Ly-6/neurotoxin (lynx)对其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对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中的lynx进行了鉴定,并对lynx对nAChRs功能的调节模式进
[目的]电光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进行传播水稻瘤矮病的病原——水稻瘤矮病毒(RGDV).针对RGDV在介体电光叶蝉中是否能经卵传播,以及病毒在电光叶蝉卵巢内的侵染过程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qRT-PCR、免疫荧光标记、透射电子显微镜、RNA干扰技术对RGDV经卵传播的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免疫荧光标记与电镜结果表明RGDV首先聚集在电光叶蝉雌虫卵巢管端丝,由生殖区侵入并大量增值,并随卵巢的
[目的]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Isoptera:Macrotermitidae)是一种与真菌共生,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高等培菌白蚁,前期本实验室对该种白蚁的整个肠道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发现两个功能注释为几丁质酶的unigenes基因(comp174658_c0和comp 182537_c0)在中肠和后肠的表达量都在500以上.为了解这两个基因在肠道中起的作用,本研究分别
[目的]黑尾叶蝉以持久增殖型方式传播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virus,RDV),并经卵传播。本研究针对RDV的经卵传播机制开展实验。[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标记对RDV侵入卵巢的过程进行系统分析,通过酵母双杂交和GST pull-down技术证明共生菌Sulcia与RDV的的互作。[结果]发现病毒首先侵染卵柄,随后扩散到卵柄上皮鞘,然后侵入卵母细胞,因此推测病毒是通过卵柄上皮鞘侵入卵母细胞
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s,Grxs),又叫巯基转移酶(thioltransferase,TTase),在植物和哺乳动物中能够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胁迫的损伤.本文假设棉铃虫Grxs在抗氧化防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了3个棉铃虫Grxs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分别命名为HaGrx、HaGrx3和HaGrx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aGr
[目的]核受体是生物体内感受外源物质胁迫并进行基因转录的转录因子,可以调控解毒代谢基因表达以代谢外源物质维持自我平衡.为了研究核受体基因(NlNR)在褐飞虱代谢杀虫剂过程中的作用,对其核受体基因进行鉴定、克隆及暴露杀虫剂下的转录表达分析.[方法]基于褐飞虱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同源寻找核受体基因转录本序列.利用RT-PCR和RACE技术验证和克隆NlNR转录本的开放阅读框,通过qPCR研究其暴露在氟
[目的]克隆和分析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 nipae Maulik(鞘翅目:叶甲科)中发现的三种PPAF(原酚氧化酶激活蛋白因子),弄清该蛋白的结构特征以及其在水椰八角铁甲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作用,为水椰八角铁甲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靶标。[方法]根据实验室已有的水椰八角铁甲的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通过RACE PCR技术克隆获得OnPPAFs的基因全长序列,再经NCBI blast比对寻
会议
沙漠蝗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害虫之一。章鱼胺(Octopamine,OA)是昆虫特有的微量神经胺,通常作为神经递质、神经激素或神经修饰物质影响昆虫的嗅觉、能量代谢、运动、侵略行为等生理活动。其生理机能的发挥依赖于章鱼胺与章鱼胺受体(Octopamine Receptor, OAR)的相互作用,因此OAR有望成为新型杀虫剂的靶标。基于沙漠蝗章鱼胺受体与内源性配体OA相互作用机制和受体结构设计杀虫剂先导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