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易症候结构理论与针灸诊疗模式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套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世界中医多功能套针学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居易老师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近50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方面颇有建树,在国内外经络医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王师认为掌握患者的症候结构不仅是简单问诊就可以确立的,需要通过完整的诊疗过程才能反复验证确立患者的症候结构,如同上例患者,主诉就是口腔溃疡一个简单的症状,通过经络诊察发现许多异常经络,重新问诊可以发现许多患者忽视的症状。之后通过治疗后的疗效反应又重新判断与主症相关的症候结构的变化。王师认为针灸医师通过如此的诊疗模式可以稳定疗效,可以客观地认识人体、认识外界对人体的影响,掌握患者的体质特点。如此的诊疗思辨过程,才是构成针灸治疗学理论的基础,王师认为这也是古人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的方式,如此构建的针灸治疗学理论才能对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总之,王师认为针灸治疗学理论的形成一定基于针灸医师的诊疗模式,针灸医师的诊疗模式一定要结合经络理论特点,笔者临床体会通过掌握王师的症候结构理论,应用其独特的经络诊察方法,结合辨经、选经、配穴、手法,日常临床应用其倡导的针灸医师诊疗模式,临床疗效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保证。
其他文献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数据,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有78万新发病例,致死率居癌症引起死亡的第二位.其中,85%-90%的肝癌属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中国最常
浮针疗法是运用特制的浮针针具,治疗以疼痛性病症为主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浮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腕踝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源于传统(《黄帝内经》二十六刺中的"浮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的肝脏感染,目前全球约有2.4亿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病.HBV感染人体
The community-based Cancer Screening Project (CSP)Study area: seven townships in TaiwanTime of recruitment: 1991 t0 1992Age of participants: 30 t0 65 y/o,23,820
介绍了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的历史发展情况,其技术成熟,缓解门静脉高压可靠,高难度、高风险、具有挑战,熟练驾驭,恰当运用,并总结了其存在的争议,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1世纪的医学不能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以人类的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毫无疑问,现代医学的医学模式应当向健康医学、生态医学的方向转化.中医学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现代生活活动频率、强度的增加,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作为老年疾病之一的OA发病率逐年增高,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皮下留置针有进针表浅、
近代中医理论较多偏重了脏腑研究,对经络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经络经典理论的解读和研究更少,以致造成了针灸学理论的滞后,极大地影响了针灸学术的发展.笔者在研究《内经》等
目的:探讨侯氏套针和太极神针治疗效果对提高侯氏套针学和腕踝针疗法和太极神针疗法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对脑血管意外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的重要意义.方法:将24例脑血管患者随
在针灸临床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中青年女性患者,在用针灸治疗其它疾病的过程中,由于月经期间没有停止治疗,使得本为很有规律、比较正常的月经产生了紊乱.既然针灸这个外来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