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3MgSi2O8:Eu2+,Mn2+笼状结构的控制合成及荧光增强研究

来源 :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t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u2+、Mn2+共掺杂Ba3MgSi2O8体系,作为单一基质可以在近紫外光激发下产生红蓝双光宽谱发射,恰好与光合作用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谱相匹配.采用基于Ba3MgSi2O8:Eu2+,Mn2+(BMSOEM)的LED照明将为植物培育提供近距离的全天候特定光谱辐照,实现节能、高效和增产.我们在无表面活性剂条件下合成了BMSOEM体系笼状复杂结构.XRD、FE-SEM及TE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笼状复杂结构产物具有良好结晶度及分散性.
其他文献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Dy3+,Sm3+掺杂的Ca(Sr,Ba)WO4发光材料,目的是研究金属阳离子改变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光谱数据表明CaWG4,SrWG4,BaWO4都是四方晶系I41/a(88)结构,随着阳离子半径增加,衍射峰向小角移动.不同温度制备的BaWO4样品X射线衍射光谱数据表明随着制备温度降低衍射峰展宽,这是由于较低温度制备的样品晶体尺寸较小,随着制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系列红色荧光粉Gd1.5-xLnxEu0.5WO6 (Ln=La, Y;x =0.00,0.40,0.80,1.20,1.50),利用XRD测试和荧光性能测试研究基质组成的变化对物相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驱物在1200℃条件下煅烧4h,所得Gd1.5-xYxEu0.5WO6系列均为单斜晶型,而Gd1.5-xLaxEu0.5WO6系列仅在低掺杂时得到单斜晶型
一些稀土离子与有机生色团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能.稀土离子在紫外-可见区的吸光系数很小,因而发光效率较低.但是有机生色团作为配体,在紫外-可见区吸收较强,并能有效地把激发态能量转移给稀土离子,从而敏化稀土离子的发光.这种配体敏化中心金属离子发光的效应,被称为天线效应.本文利用无机层状化合物——磷酸锆作框架,通过插入反应,使能有效吸收紫外光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生色团,作为客体分子组装到层状材料中,得到了
本文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不同Eu3+浓度掺杂的钨酸盐NaTb(WO4)2(NTbW)荧光粉。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表征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及形貌;通过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及荧光衰减曲线来表征荧光粉NTbW的荧光性质。在单一波长激发下,通过调节Eu3+掺杂浓度,NTbW荧光粉的颜色可以从绿色、青绿色和黄色到红色。这一荧光性能可能在光显示系统中有潜在应用。
采用熔融淬冷法并结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制备出了系列掺Ho3+的GeS2-In2S3-Sb2S3硫系微晶玻璃.测试了基质玻璃和微晶玻璃样品的密度、显微硬度、X射线衍射谱、红外光谱及在800nm激光泵浦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样品的显微硬度明显地增加并且在高倍率的显微镜下观察玻璃的裂纹传播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析出的晶相是Sb2S3与In2S3,晶
温度在科技领域中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光学传感器与其他类型传感器相比有很多的优点,比如灵敏度高、非接触式的操作等等。含稀土有机配合物的材料可以作为光纤维传感器的温度探针和热敏感探测器。近来有报道将稀土Eu3+和Tb3+化合物制成温度光纤传感器,有意思的是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基于稀土配合物的光学传感器主要集中在Eu3+化合物,而Tb3+化合物的报道非常少,这可能是由于Tb3+化合物的发光很少能展现出
BaMgAl10O17:Eu荧光粉中,Eu的价态不同可呈现不同的发光行为.本文研究了采用柠檬酸为络合剂的溶胶—凝胶法制备BaMgAl10O17:Eu荧光粉过程中的晶化-还原步骤控制条件对荧光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晶化-还原温度、压力及方式等条件对Eu的价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前驱体在H25 %-N2的还原气氛中晶化,温度越高、时间越长,Eu2+的特征蓝色光波长的发光强度越强.而在空气气氛中先晶化然后
会议
在溶胶凝胶法制备Gd0.6Eu0.4BaB9O16红色荧光粉过程中,考察了添加的三种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对荧光粉结构、粒度分布、分散状况和荧光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胶过程中加入PEG可以显著地降低荧光粉的粒径,改善粒度分布和分散状况.PEG的加入对荧光粉结构没有影响,合成样品为BaGdB9O16晶相,属于六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7.707,c=1 5.474.加入PEG对合成产物的激发
对A3MgSi2O8(A=Ca, Sr,,Ba, AMSO))基质,共掺Eu2+、Mn2+时一度被认为是暖白光LED的"单相、全色"荧光材料(Appl.Phys.Lett, 84,2004,2931-2933).然而,我们鉴定其中505 nm的绿光来自于一个共存杂相,提出混晶直接白光方案和单一基质同时发射红蓝双光宽谱发射的光合作用LED、实现植物工厂人工照明的方案.我们采用无有机表面活性剂的一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