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刻板印象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

来源 :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暨“心理学与一带一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h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刻板印象(counter-stereotype)是指人们在外貌、行为和人格特征方面与刻板印象不相符,违背或偏离了刻板印象的角色期望和要求。目前有研究认为,反刻板印象能够提升个体的创造力,但这种积极效应的本质和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考察激活反刻板印象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印象评价任务启动反刻板印象信息,使用物品多用途任务测量创造力,同时采用情绪内省量表和唤醒——冷静量表测量被试的情绪变化,排除情绪和唤醒状态的影响。结果发现,激活反刻板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个体的发散性思维,其中个体的认知加工方式起中介作用。本研究为提升个体创造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加深了人们对反刻板印象与创造力关系的认识。
其他文献
  宗教以往是用来满足精神性发展的工具,人们常常在宗教信仰中追求精神上的归宿。而随着宗教心理学的发展,西方的精神性研究逐渐从宗教中延伸出来,但仍然带有明显的
会议
会议
  林黛玉反对"仕途经济",薛宝钗主张"做官学问",林黛玉追求的是不与世界同流合污的气节,薛宝钗追求的是占领世界的最高位置。她们因追求不同而互相成为不了对方,甚至
会议
会议
会议
  Flow has become a widely acknowledged concept sinceCsikszentmihalyisystematically described the "optimal experience" in his book Beyond Boredom and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