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棕榈藤资源及其分布

来源 :第一届中国竹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yinghaiyangzh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棕榈藤作为一种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贡献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三位的中国,也具有较为丰富的棕榈藤资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具有较为丰富的棕榈藤资源,共有棕榈藤植物3属40种及变种(不含栽培种),在中国的12个省区分布;而生长习性以攀援型为主;(2)中国棕榈藤资源显现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水平地域型分布明显,形成了两大分布中心,即西南部分布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和东南部分布中心(海南省),其他区域种类分布相对较少;海拔1000m以下分布种类较多,也有一定数量的广布种.(3)中国棕榈藤植物包括10种分布区类型,而以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类型的种类为主,特有种类占有一定的比例.种类的分布与中南半岛、南亚有密切的联系.(4)中国棕榈藤资源逐年减少,亟待加强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林资源的培育.
其他文献
  2009-2010年,在甘肃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传统小麦秸秆焚烧(CT)、秸秆立茬(NTSS)和秸秆翻还(TIS)等三种留茬方式对小麦玉米间作籽粒产量、水分利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采用裂区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 mm)、节水20%灌溉(261mm)和节水40%灌溉(196 mm))和施氮量(0,140,221和300 kg/hm2)对留茬
  在甘肃省石羊河流域绿洲灌区,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27 mm)、节水20%灌溉(261 mm)和节水40%灌溉(196mm))和施氮量(0、140、221和300 kg N hm-2)对留茬免耕春小麦籽粒
  通过对冬小麦施用一种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简称PJG),采用田间试验,探讨调亏灌溉下PJG改良剂与氮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氮状况及其利用率的影响.结
  通过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的施肥方式研究了水稻田面水、地下15cm处水中硝态氮、铵态氮、总氮、总磷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水稻施肥后田面水、地下15cm处水中铵态氮、总氮随
会议
本文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致病机制从宿主水平、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宿主的先天免疫反应及后天免疫反应。尽管人们对IBD治病机理已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本文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了SP-A的基因表达调控,生理、生物学、免疫学功能。通过分析SP-A在呼吸系统特别是肺部的免疫防御中的重要地位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代谢及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NA methylation status of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et Zucc during flowering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