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儿科患儿死亡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2017年贵州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我院儿科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死亡原因,采取对策,以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8月至2017年5月我院411例儿科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11例死亡病例中,男231例(56.20%),女180例(43.80%),男∶女1.28∶1.≤28天124例(30.17%),~1岁197例(47.93%),~3岁66例(16.06%),~5岁13例(3.16%),5岁以上11例(2.68%),5岁内死亡400例(97.32%).其中慢性疾病终末期死亡29例(7.06%);急性起病短期内死亡359例(87.35%);危重症放弃治疗后死亡16例(3.89%);意外死亡7例(1.70%);院前死亡302例(73.48%);院外接受正规治疗46例(11.19%);农村户籍328例(79.81%);城市户籍83例(20.19%).新生儿疾病中,第一死因为早产;除新生儿期外,死亡病因依次为重症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腹泻病伴重度脱水、各类型休克、肺出血、手足口病(危重型)等.结论 对于危重症患儿应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相对落后地区应做好患儿家长健康宣教工作;提高基层医院儿科医师诊疗水平;提高儿科急诊医护人员基础以及高级生命支持技能;建立有效可行的转运机制,提高危重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以降低儿童的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免疫状态及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以及死亡病例的病理特征.方法:以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大便核酸检测EV71阳性或CoxA16阳性或仅EV阳性及全阴性组,同时收集患儿临床特征,当日或次日行流式细胞学检测,检测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B细胞(CD3
目的 探讨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肺保护通气策略及存活患儿出院后90d随访.方法 2011年01月-2016年06月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因各种原因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患儿489例,进行心肺复苏后机械通气251例,24h内死亡或放弃治疗83例,存活>24h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小潮气量通气组118例,常规潮气量通气组50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利多卡因组(LD)、尼莫地平组(NM).各组动物均在麻醉下行手术操作,SAH、LD及NM组动物取自体动脉血1mL/Kg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1mL/Kg生理盐水,30min后LD组注入2%利多卡因0.6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SSSS的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例中,2012年3例,2013年9例,2014年20例,2014年1月4例,其中男性22例(61.11%),女性
会议
目的:基于Utstein模式设计心肺复苏注册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方法:基于Utstein模式,优化设计心肺复苏注册单并应用于急诊和PICU,比较实施前后心肺复苏技术的核心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以评价注册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注册单应用前后患者CPR关键信息记录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01).实施后48例CPR记录均在抢救过
目的 应用心肺复苏(CPR)Utstein指南模式原则评价CPR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CPR Utstein评价指南设计CPR注册登记表,应用注册研究方法,研究院内135例儿童CPR患者流行病学特征、CPR效果与影响因素.结果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男80例,占59.5%,女55例,占40.5%;以1~6月月龄为高发年龄组.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占36.3%.心搏、呼吸骤停初始心律为心动过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患儿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PICU患儿所有标本分离的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 Compact进行检测,结果判断严格参照201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药敏试验执行.标准检测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 评估三种方法检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12月从收集三家医院PICU住院患儿深部痰液、血液、胸腹腔积液、创面分泌物等标本,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标本,分离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207株,分别采用双纸片法、改良三维试验和自动仪器VITEK 2 Compact进行ESBLs检测.检测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种方法之间不一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对脑梗死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影响.方法:选取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两组脑梗塞患者,分别予以安慰剂(淀粉片)1片/d及奥美拉唑20mg/d口服,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结果:阿司匹林组ADP与AA诱导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ADP与AA诱导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对脑梗死患者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7家医院临床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现状的调查以及培训后技能(CPR)考核结果分析,提出CPR培训的必要性.方法:根据贵州省院内心肺复苏技能考核评价标准和《201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订心肺复苏问卷调查表,对贵州省7家医院2000名临床医护人员行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现状调查,并进行单人及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操作培训及考核,培训前后对操作考核合格率和操作技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