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大桥后浇带早强微膨胀纤维混凝土的配制与变形分析

来源 :第十二届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及其应用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掺入纤维、早强掺合料实现了灌河大桥桥面板后浇带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制,满足早龄期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的需求.同等条件下,水胶比的增大将导致微膨胀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徐变值增大,力学性能指标、限制膨胀值降低;胶凝材料用量的增加导致微膨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指标、干燥收缩、限制膨胀值增大,徐变值降低.另外,早期水养护的条件才能保证微膨胀效能的发挥,弥补后期部分收缩应变,降低开裂风险.
其他文献
采用早期混凝土塑性开裂综合系统和圆环法干燥开裂的测试系统,从混凝土塑性沉降、毛细管负压、水分蒸发、裂缝宽度和开裂时间等多项参数来探究不同品种减水剂对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塑性沉降与内部形成的毛细管收缩应力是其产生早期塑性裂缝的驱动力;水泥混凝土是否产生干缩开裂取决于基体的抗折强度与收缩应力的差异,掺减水剂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塑性开裂和干缩开裂,相对萘系与木钙减水剂而言,聚羧酸
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经时损失和吸附量,比较了脱硫石膏、磷石膏和氟石膏三种工业副石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调控措施.结果表明,工业副石膏降低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效果,其中磷石膏的影响最小,氟石膏的影响最大;Na2S2O3· 5H2O在0~1.0%的掺量范围、Na2SO4和Na2CO3在0~0.5%的掺量范围内能够降低工业副石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效果的影响,解决了工业副石膏与聚羧酸减
通过对同聚羧酸减水剂在不同pH值条件下技术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水泥净浆流动度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pH值的升高,混凝土初始减水率无明显变化,但1h经时损失后混凝土坍落度及扩展度明显减小。随着pH值的升高,混凝土含气量无明显变化,但是混凝土的粘度上升,流动速度降低。随着pH值的升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比除3d龄期略有增长外后期强度无明显变化。
结合工程实际配制了C50箱梁HPC,并设计了HPC工作性测试方法,系统地评价了箱梁HPC的工作性能,提出了改善混凝土工作性的关键技术措施,揭示了水胶比、砂率、单位用水量、减水剂掺量和石子级配的变化对C50箱梁新拌HPC的流动性、粘聚性、密实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流动性条件下,减少水胶比、合理砂率、优化骨科级配等技术措施均可提高HPC的粘聚性、保水性、均匀性和密实性,有利于施工;而减小水胶比
介绍了机制砂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从配合比设计和减水剂优选角度完成了C30、C40、C50掺聚羧酸减水剂机制砂混凝土的制备,并在安江高速公路工程中得到应用.
研究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中直接掺加木钙和木钙按一定比例取代聚羧酸减水剂两种复配方法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羧酸减水剂中直接掺加木钙,混凝土保坍性能提高,含气量增加,凝结时间延长,抗压强度先提高后降低;木钙按比例取代聚羧酸减水剂,6%~8%的木钙取代2%的聚羧酸混凝土性能最优.
海洋环境的氯盐腐蚀是导致海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失效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应用证明,采用电化学手段抑制氯盐的电化学腐蚀是解决钢筋混凝土腐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为相关单位进行电化学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钢纤维和有机合成纤维,研究了纤维种类及掺量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纤维掺量变化条件下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调整方案,确定了具有一定工作性的两种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最大掺量.
对海底隧道工程二次衬砌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研究.首先从约束方式、养护制度、使用范围及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分析对比了国内外常用抗裂性能试验方法,然后对单掺粉煤灰、矿渣粉和复掺粉煤灰、矿渣粉二次衬砌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自修复能力试验,提出了自修复能力评估参数,并采用平板法、圆环法等方法对二次衬砌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对微裂缝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掺用粉煤灰对提高二次衬砌
介绍了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海工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背景,研究了矿物掺合料、有机阻锈剂等材料的作用原理及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工作性能与耐久性能,同时对海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铁路工程海工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提供借鉴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