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加密自动站数据处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来源 :2011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科技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1230_yuzt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全国各地区都安装了区域加密自动站。本文针对华云和长春加密自动站平台数据处理工作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INS的随机误差是影响GPS/INS组合导航精度的重要误差源.本文首先分析了GPS/INS组合系统的误差特点,给出组合导航的基本原理.基于EM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的多尺度结构,结合小波分解理论,给出EMD-WAVELET INS 随机误差削弱模型.提出基于EMD-WAVELET的GPS/IN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ne
李庆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大地测绘学家.我虽无缘聆听他在课堂上的教诲,但先生的著述使我受益匪浅,与先生不多的交往,更使我终身难忘.李先生的学问是富有盛名的.人们对于李先生的赞扬,我最早是上世纪70年代初从一位姓吴的英文翻译那里听到的.他说,李庆海教授真有学问,英语又好,翻译外文书发现并纠正了书中公式的错误.我真正领教李先生的学问,是在拜读了李先生的著作之后.李先生学术视野广阔、视觉敏锐,在卫星
本文给出了3个试验区不同密度GPS水准点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结果,分析了其他条件不变时GPS水准点的密度对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影响,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每个1°′1°范围内有15个左右GPS水准点时(点间距大约35-40千米),其拟合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效率最高.
测量可靠性评价是测绘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当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理论已经是公认的测量可靠性评价规范,而测绘学科仍然一直沿用传统的精确度评价理论,诸多介绍不确定度理论的文献至今仍以精度理论的概念来诠释不确定度理论,造成不确定度理论推广的困难.为此,通过对典型测绘案例的分析对比,指出不确定度理论较传统精度理论的严密性,阐明传统精度理论和不确定度理论的误差认识论哲学思想的本质不同,以促进不确定度理论在测绘学
误差处理与误差评价是测量学的重要内容,然而人类却在测量误差理论中犯了一个天大的哲学错误,本文通过概念定义及事例指出传统误差分类理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正确的误差认识论,阐明测量不确定度理论的核心价值.
根据大地测量成果的管理现状和数据特点,结合WebGIS的发展趋势、应用领域和技术优势,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大地测量成果集成管理方案,该方案的软件实现,有效提高了大地测量成果集成管理的可视化、共享性和扩展性.
大量气象业务数据的不断产出,严重冲击着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的稳定和正常传输,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合理、通用并稳定、高效、方便的省级气象信息传输系统。本文以湖南省气象局为例,介绍了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利用高带宽的网络资源,采用数据库开发、多线程开发等关键技术,基于Delphi开发平台,建立方便快捷、运行稳定和高效的省级气象信息传输系统。目前这套系统已在湖南省气象台投入业务运行,承担着所有在
本文介绍了北京WIS系统建设的项目背景,比较了不同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法,并分析了北京WIS系统建设中数据检索服务的需求和异构数据源的特点,然后采用XML和Web服务技术结合中间件技术对异构气象数据集成检索服务进行了设计,并着重阐述了该服务中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内容。该服务已成功应用于北京WIS应用系统中。
结合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GIS)在气象气候领域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简单的分析了GIS的现状与发展,然后重点结合中央气象台的业务系统建设的情况,分别从预报平台MCIAPS,服务平台MESIS、批处理加工平台MSPGS、应用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台风与海洋气象服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GIS术的应用方法与技术。最后并给出了展望,以期GIS这门重要信息技术能够在该领域引起足够的重视,并能得到广
基于地面气象自动站资料的存储格式,结合地面气象资料的质量控制规范,充分考虑气象审核人员的具体业务需求,分析了气象要素内部特征与各种要素间的约束关系,编制了基于数据库的质量控制审核规则体系结构,并据此开发了地面气象数据审核规则库管理系统和自动站气象资料质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