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氯乙烯(电石法)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来源 :第26届全国PVC行业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述了国内外聚氯乙烯发展概况,介绍了供考虑和采用的新型高效乙烯发生器、先进的氯乙烯生产技术、悬浮法PVC生产优化技术、新型筛板汽提技术、新型旋风干燥技术、粉料输送及成品混料技术等。指出在聚氯乙烯(电石法)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投资、电石供应、氯碱平衡、产品销售等;目前适宜建设6万~20万t/a规模的PVC装置。
其他文献
本文对纱线毛羽形成的原因及防治的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减少纱线毛羽的形成与再生,需要从治"本"和治"标"两方面着手.
本文通过对人造麂皮织物和超细纤维生产技术发展历程的全面回顾,系统阐述了海岛型超细纤维和麂皮绒的结构、性能、风格特点与应用技术状况,论述了功能性麂皮绒产品开发的重要意义,介绍了麂皮绒产品的市场流行趋势和新产品开发方向.
本文运用中科院光电研究院自行研制的准辉光介质阻挡放电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对羊毛纤维进行了处理.文章对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不同反应气氛、处理时间等条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尝试,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PS光电子能谱仪等设备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气氛条件等离子体处理后,羊毛纤维表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刻蚀作用.
本文进行了基于国产纺纱设备,通过对纯山羊绒纺高支纱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克服精纺、半精纺及粗梳毛纺工艺的诸多不足,采取必要的设备优选、改造和工艺设定等技术措施,利用传统的毛纺及棉纺设备结合纺制出了16.67tex的高支羊绒纱,实现了羊绒制品的高支轻薄,有利于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从根本上降低纺纱生产费用.
本文以竹原纤维、羊毛为原料,经过纺纱、织造和后整理等工艺加工,在竹原纤维的回潮率保证在一定水平的前提下,织制成不同混纺比例的竹/毛混纺梭织面料,然后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对其刚柔性、折皱恢复性、悬垂性等服用性能进行测试,通过综合研究与分析,得出竹/毛混纺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当竹原纤维含量在50%左右时,可以控制织物的缩率达到2.5%.混纺织物中随着竹原纤维含量的增加,可改善毛织物的防缩性,
本文针对ISO9000:2000标准、毛纺织工业技术发展的原动力--顾客满意、2000标准中的顾客满意条款对毛纺织工业技术发展的促进三个问题对毛纺织工业技术发展与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进行了分析。
本文采用纤维轴向压缩弯曲法测量单纤维弯曲性能.结果表明驼毛比羊毛有更高的抗弯性能,而驼毛纤维表面较低的摩擦作用是其手感柔软主要原因.
本文研究了热熔粘合纤维的热性能,改进了非织造布服装领衬(领底呢)加工过程,测试和分析了领衬物理机械性能和染色性能.常温下热熔粘合纤维没有粘接性,高温(熔点以上)熔融粘合性良好.含量在5%-10%之间的热熔粘合纤维均匀地混入羊毛、粘胶、涤纶等非织造布主体纤维中,经梳理、成网、针刺加固、热压定型等工序加工服装领衬,省去浸胶过程,工序缩短,加工方便,降低成本.同时,对生产过程和环境没有污染,产品本身无甲
本文介绍子负离子远红外织物,它是一种保健、蓄热产品,它给纺织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了解负离子远红外织物的的市场行情,功能以及如何对织物进行负离子远红外整理,有助于各纺织行业开发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
介绍了锦化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B.F古德里奇悬浮聚合生产装置运行16年以来的情况。该装置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过许多问题,在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使生产强度由285 t/(m3·a)提高到现在的358 t/(m3·a),生产能力达到5.4万t/a,各种质量指标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