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路立交桥路面雨水径流水质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草学会草坪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出立交桥区雨水径流有效的净化控制措施,并制定合理可行的桥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加速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文章对北京市某立交桥路面径流雨水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并且评价了雨水的质量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立交桥雨水初期径流污染严重,采集水样的初期各项指标除pH在可利用范围内,其他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污染。降雨达到30min后,大多指标已经稳定在可利用的范围内,而SS浓度、Pb浓度等污染依然未达到使用标准。通过相关性分析,各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指出了出不同污染物间的联系与区别,据此可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以目前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的‘青岛结缕草’和马尼拉为对照,对52份中国结缕草属野生种源的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结果如下:1)各种源的WUEL的变异范围为0.142%~0.375%,变异系数为20.15%.在52份供试种源中,WUEL显著高于马尼拉的有14份种源;WUEL显著高于‘青岛结缕草’的有4份种源;WUEL同时显著高于对照的有4份种源.结缕草属植物的WUEL存在极显著的
试验结果表明,暖坪净WG60~75g/hm2(商品量,下同)杂草3~5叶期处理药后60d对百慕大草坪马唐、牛筋草、香附子、水蜈蚣、水花生和凹头苋等杂草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坪草封SC2250~2625ml/hm2于杂草萌芽前使用可有效控制高羊茅、黑麦草、海滨雀稗、马尼拉、百慕大等成坪草坪中一年杂草的危害.环草隆SC可应用于一年生黑麦草、高羊茅等直播冷季型草坪中有效控制一年生杂草的危害,
人们在游览园林时,在审美要求上是欣赏各种风景,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这些景物有自然的,如山、水、动植物;也有人工的,如亭、廊、榭等各种园林建筑。如何把这些自然的景物与人工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既完整又开放的优秀园林景观,这是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好的布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本研究以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梯度践踏处理下两种草坪草的地上分蘖数、地下根茎特征、地下根系分布以及草坪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轻度践踏处理可以提高分蘖数、草坪质量,提高了草坪的坪用价值.践踏强度的增加改变了草地早熟禾0-5em和高羊茅10-15cm的根系分布.
以节约城市水资源为目的,探讨了城市立交桥中雨水灌溉桥区绿地的现存问题。以京周—京石二通道互通高速立交桥为例,分析了桥区汇水潜力,认为桥区可观的汇水量使其具备了成为桥区绿地灌溉主要水源的基本条件。同时实地采样测试,桥面雨水径流总体较为清洁,辅以常见简单的雨水处理设施,完全能够满足灌溉要求。最后指出了具体实施所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桥区雨水灌溉绿地项目的发展,开创雨水利用的新领域,
本项目以植物生物量来衡量镉对四种草本植物生长的抑制程度;用叶片叶绿素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探讨镉的毒害机理和植物的抗性;并测定了四种植物各部分的镉含量,探究四种植物对镉的吸收和积累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四种草本植物生长受镉胁迫的抑制程度依次为:紫花苜蓿>商陆>紫茉莉>高羊茅。商陆和紫茉莉的叶绿素在高浓度镉处理条件下受到破坏,高羊茅和紫花苜蓿的叶绿素未受影响。脯氨酸含量随镉浓度的升高的变化因植
在高尔夫草种世界里,海滨雀稗正以其卓越的耐盐性,高质量,易修剪,需水量少的特点逐渐吸引世界球场的目光。海滨雀稗的抗盐性涉及生理生化多方面的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状的表现。结合国内外研究表明,生物学鉴定指标、生理生化指标最为常用。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实验方法下做出海滨雀稗抗盐性的综合评价。并对海滨雀稗耐盐性优势展开综合探究,指出海滨雀稗作为高尔夫球场用草的无限潜力。
利用2001年在贵州省境内采集到的野生沿阶草植株为原始群体,采用系统选育法,经多年栽培驯化,育成了观赏草新品种剑江沿阶草。该草叶色深绿、有光泽,质地精细,分蘖能力强,耐热、耐寒,全年青绿。适应性、抗性及观赏性明显优于对照。适宜长江以南年降雨量在800mm以上的亚热带地区种植,尤其是在冷季型草坪草还没有真正大面积应用的南亚热带地区,用来建植高质量的园林观赏草坪及台阶植草效果非常好。
白颖苔草是我国野生分布的,需求低养护管理的当家草坪草种。本文介绍了白颖苔草的特征特性以及其分布。白颖苔草在低养护条件下的优劣势及其应用。白颖苔草是一个低养护管理条件下优良的草坪草种,具有很大的开发与应用潜力。
矮蒲苇(Cortaderia selloana‘Pumila’)是景观优雅又非常耐寒的观赏草,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景观建设中。然而,在冬季自然降温下其抗寒性是如何变化的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南京地区引种栽培的矮蒲苇为材料,研究自然条件下随气温下降的过程中,叶片内部生理变化作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温过程(2006年10月~2007年2月)中,矮蒲苇的抗寒性随气温下降而渐渐加强,至最冷月前抗寒力达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