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与文化的创新和实践

来源 :2015海峡两岸四地固体废物管理论坛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第六届垃圾与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q2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阐述了垃圾和垃圾文化的定义以及垃圾围城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垃圾围城、文化解围"的策略.然后介绍了近五年来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与文化研究中心所开展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包括连办五届垃圾与文化论坛、音乐奏响垃圾与文化、诗书画印描绘垃圾与文化、天子岭景观秀垃圾与文化、跟着垃圾去旅游传播垃圾与文化、废物创意演绎垃圾与文化、书刊立言垃圾与文化、绿色集市活跃垃圾与文化、环境教育培育垃圾与文化等.最后,总结了垃圾与文化对推动企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所起的主要成效,并呼吁为形成"民众心灵减量,企业用心处理,政府真心推动;民众清理好,企业处理好,政府管理好,社会治理好"的垃圾"三心四理"社会共治局面,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了生活垃圾填埋气的收集方法及填埋气收集管网布设技术,并对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填埋气收集的各种方法和经验进行比较与探讨.目前,下坪场日均填埋生活垃圾4000
会议
以温州市杨府山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置和生态恢复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堆体整形修坡、封场覆盖、渗沥液和沼气导排处置、地表水导排等分部分项工程,为国内其他填埋场的封场工程
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起步较晚,卫生填埋、焚烧和综合处理等技术在九十年代逐步发展起来,近年来中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卫生填埋仍是最主要的处理方式,
中国产生了世界上最多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Landfill)作为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国内研究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本文选取了1997-2014年所有来自中国的SCI论文,基于Hi
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实地调研、会议研讨等研究方法,对静脉产业园区的概念、特征及发展优势进行解析.同时重点结合国内外静脉产业园区发展现状,总结出:园区产业发展应与当地实
作者从一个音乐人的特殊角度,试图找到道法自然和艺术文化、垃圾事业之间的相关性和启示.第一块内容是由道法自然的无限性与指归性想到的:道法自然,这是在不同领域都要去追求
本文介绍了三种垃圾填埋场扩容改造技术.从结构安全、防渗系统设计、防渗结构加固方面重点探讨垃圾填埋场垂直扩容技术.并结合国内第一个垃圾填埋场垂直扩容工程七子山垃圾填
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处理餐厨垃圾,是目前的主流工艺之一;受到收集水平、季节和地域饮食习惯的影响,中国各地餐厨垃圾的组分和理化特性十分复杂,这与国外采用同类型工艺处理食物
卫生填埋作为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是每个地区所必须具备的保障手段,也是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截止2013年底,我国达到无害化标准的填埋场580座(中国
会议
餐厨废弃物饲料产品的安全性是制约其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评价餐厨废弃物饲料的安全性,确定其影响因素和程度,本文通过整合模糊数学、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模型,对餐厨废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