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孔隙成因类型及有效性分析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lerym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库车前陆盆地超深层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砂岩为例,深入分析致密砂岩储层中微一纳米孔隙的类型、特征、成因以及对储层物性的响应,并运用气体分子运动学理论分析微孔隙中气体运动特征,分析微-纳米孔隙有效性及储层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系统的岩石学研究,根据地史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火山颈及出露的火山管道中的充填物,恢复了苏雄组古火山机构,初步厘定了苏雄组火山喷发韵律和亚旋回特征。
阳坡和洛峪口村不同地点凝灰岩获得相近的年龄,精确地标定了洛峪口组形成于长城纪晚期,接近长城纪与蓟县纪的分界时代(1600Ma),基本上限定了该套沉积地层的顶界。那么洛峪群一汝阳群时代自然归属长城纪,若按照国际地层划分表,属于固结纪晚期但该套地层底界时代仍然没有定论、如果考虑下伏熊耳群形成时代在1.8-1.75Ga之间,可推测汝阳群底界时代在1.75Ga左右。即豫西地区洛峪群-汝阳群形成时限可能在1
报道了出露于粤北贵东杂岩体东缘的早古生代花山片麻状花岗岩体,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了它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太保岩体主体花岗岩为准铝质至弱过铝花岗岩,在矿物组成上,多出现角闪石,岩体中多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在Ca0/Na20-A1203/Ti02和A/MF-C/MF花岗岩源区判别图解中,岩石样品落入变基性岩及其附近,表明其成因类型可能为I型花岗岩。在Nb-Y和Rb-(Y+Nb)等花岗岩构造判别图解中,太保岩体主体花岗岩多落入同碰撞花岗岩向板内花岗岩转换的区域,表明其主要形成于印支期碰
在野外调查以及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福泉山-飞凤山盾火山的火山活动及演化历史,福泉山-飞凤山盾火山后一次喷发活动最弱,在火山口一带“侵入”一套火山颈相玄武粉岩,少部分熔岩流沿早期滋出口向南流出形成一套薄层的气孔状玄武岩,现多风化为红色粘土。之后火山口内局部塌陷,火山口湖相玄武质沉集块角砾岩、玄武质含角砾沉凝灰岩呈内斜对倾分布。
中国岩浆活动强烈,侵入岩广泛分布,已探明的2/3以上的金属矿产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空间与侵入岩及其伴生的岩石组合相伴相生,明显受侵入岩岩浆形成、演化、上升、就位与成岩构造环境的制约.基于此,探索侵入岩区域展布特征与大地构造时空演化格局,分析侵入岩浆作用与成矿关系,编制完成了首份《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图(1∶250万)》,系统总结了全国侵入岩区成矿地质背景,形成和提升了区域岩浆成矿规律认识,促进了
本文通过黄色绿柱石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的研究,探讨了黄色绿柱石的结构孔道中离子占位、水分子的类型与谱学特征之间的关系。
本文拟通过晶体成分、结构调控和能量传递,制备几种LED用颜色可调的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进而探讨磷灰石结构荧光粉的成分、结构与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的机理,为新型磷石结构荧光粉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文构建了龙马溪组页岩干酪根的平均分子结构模型,继而采用巨正则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甲烷分子在干酪根狭缝孔的吸附行为,并讨论孔径、温度、含水量和二氧化碳含量对甲烷在石墨中吸附行为的影响,该研究对页岩气的资源评价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以安丘-营县断裂内的断层泥为研究对象,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断裂带内主滑动面(a-b)及滑动面旁侧叶理带(a-c)断层泥纳微米尺度的微形貌,获得了结论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