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工坊”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启示

来源 :中国-东盟2016职业教育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8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鲁班工坊"是我国在海外设立的首个职业教育领域的"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王继平司长和天津教委副主任吕景泉教授在研讨职业教育国际化时提出的设想.于是,借用这位中国土木工匠始祖名字,"鲁班工坊"四个字便应运而生.在中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40多天的建设,"鲁班工坊"在今年3月8号正式启用.渤海"鲁班工坊"实现了中国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资源在东盟国家落地."鲁班工坊"的亮点就是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这也是天津职业教育广为采用的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渤海"鲁班工坊"助天津职教走向世界.在泰国鲁班工坊建设完成的基础上,还在学院建成了工程实践创新体验中心,是渤海"鲁班工坊"的升级版,也是"鲁班工坊"的总部.在"鲁班工坊"的顺利运营,离不开两国政府的稳固交流,离不开两校的真诚合作,离不开校企的紧密配合.
其他文献
书画作品仿真复制由来已久,随着数字仿真复制技术在书画作品复制中的广泛应用,超大幅面书画作品仿真制作中一些技术性应用难题逐渐显现出来.研究超大幅面书画作品数字仿真复制技术,对大幅面书画作品原件的保护、学术研究和公共展示等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既有学术价值又有良好的社会推广应用价值.
本文就藏文古籍装帧形式与汉文古籍装帧形式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便于更好地对图书馆收藏的不同文种的古籍文献进行保护,仅供同行参考.
东盟内部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正如中国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别,东盟内部部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点和中国也有相似之处,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东盟国家现在或以后也会遇到.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之服务的中国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几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等方面
中国经济从贫穷落后到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相应的职业教育也经历了东盟国家从模仿到规模扩张,再向提质转型的发展阶段.新加坡为克服"中等收入陷阱"所面临的困境,同我国职业教育"后示范"面临的产能过剩、经济L型新常态,现代职教体系的逐步建立处境相似.因此,新加坡职教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中,宏观层面所展示出来的政企合作、超前设计、国际培训、重术崇技等制度化特色.微观上呈现的超前人才培养目标、"双维制度"、"工厂教
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职业院校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如何依托高铁和汽车产业优势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如何找准自身定位,选择适合的国际化路线,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目标任务.
在创新驱动下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行业企业对于职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由于理念指导和体系机制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作为职业人才输出的主力军,职业院校在满足经济发展转变条件下的人才需求方面依然步伐迟缓.运用系统管理等相关理论,关注职业教育现实问题,分析职业教育体制机制,聚焦职业教育协同创新网络特征,探讨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对于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改革
广西职业教育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化广西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上水平和国际化,是一段时期内引领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标.广西职业教育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将在"一带一路"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中国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是一种以知识、技能和人才的流动为主要特征的交易行为.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合作各方是否开展合作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的交易成本主要由信息成本、协调成本、监控成本构成.当前,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存在的缺陷,导致双方职业教育合作的交易成本过高.中国与东盟应该合作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合作对接机制和合作监控机制,以降低合作的信息成本、协调成本和监控成本,从而推动双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 mod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country or reg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ons of labor, capital and government in this country or region.Labor, capit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校企合作及基地建设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性.文章阐述了新技术、新经济发展背景下校企合作与基地建设的意义,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校企合作及基地建设现状及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政策及法规上的漏洞、企业积极性不高等,探索了几种管理创新的举措,如制度上的保障、学校管理力度的加大、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及教师基地、多元化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