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整脊科学科发展报告

来源 :第五届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中医整脊学科国内外进展,分析了中医整脊科学科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探讨了中医整脊科学科今后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中西药结合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经验。方法:对40例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给予中药远兴常安液、甲硝唑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进行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18例,痊愈9例(50%),显效6例(33.3%),好转3例(16.7%),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灌肠方法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显著,而且方
目的:小儿直肠脱垂消痔灵注射疗法效果探讨。方法:分析我科从1998~2008年10年间,小儿直肠脱垂采用消痔灵注射治疗,观察效果。结果:治愈32例。治愈率100%。结论:消痔灵注射治疗小儿直肠脱垂有良好效果。方法简单,效果可靠。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均采用脓肛一期根治术,综合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康复新药纱条换药引流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42例患者肛周脓肿均一次手术治愈,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同时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扬长避短,一次性手术成功,缩短了疗程,提高了
史兆岐教授(1935年2月~2001年10月),男,原中国中医院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肛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肛肠分会主任委员。肛肠学科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国家级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其研究发明的“消痔灵”注射治疗晚期内痔,开创了非手术治疗痔疮的新方法。2009年7月17~19日,由北京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主办的全国首届史兆岐学术思想研讨会
肛门失禁直肠粘膜脱垂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回复直肠肛管盆地肌和肛管皮肤的正常解剖和生理状态,可根据发病原因或损伤情况采用不同的术式治疗。本文介绍了一例肛门括约肌修补配合直肠粘膜下注射术治疗肛瘘术后肛门失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浅谈了取得的临床疗效。
直肠脱垂是一种肛肠临床常见病,在肛肠疾病中占1[%]左右,以患者大便、劳动或增加腹压时直肠脱出肛门外为主要症状,可根据直肠脱出的程度将直肠脱垂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本文介绍了作者采用瘢痕支持固定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直肠脱垂25例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临床疗效。
根据组织学特征,大肠息肉可分为赘生性(腺瘤性息肉),非赘生性(炎性,增生性,错构瘤性息肉)和粘膜下息肉(包括淋巴样息肉,脂肪瘤等)。本文介绍了本院采用高位大肠息肉瘤微波灼除治疗28例大肠息肉的过程,浅谈了取得的疗效。
肛肠疾病手术痛苦大,容易发生并发症,为了减轻病员术后痛苦,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学习肛肠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探索专科护理,确定以术后疼痛、尿潴留、便秘、水肿、出血、感染这六种常见的并发症为护理重点,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痔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约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5[%],男女皆可得病,以女性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以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并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过去所谓“十人九痔”甚至所谓“十男九痔,十女九痔”,就是指痔的发病率高。根据本院多年临床统计,其中以混合痔最为多见,该病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为主。为使混合痔手术获得更好的疗效,减轻患者术前的心理压力和术后的痛苦,早日恢复健康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病,由于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低下,调节功能也紊乱,使粪便在体内停留过久,肠内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毒素,常出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甚至猝死。便秘这个隐形杀手始终困扰着众多老年病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处理好老年患者的便秘问题。本文对59例老年患者便秘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