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电站3号发电机组导水机构的预装

来源 :云贵川桂湘粤六省(区)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5年水电站运行管理及检修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水机构预装的目的是检查底环、顶盖的圆度和主要配合尺寸,检查导叶上、中、下轴径与其配合的轴承内径尺寸是否合适,端面间隙、立面间隙、导叶开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针对老机组改造中新导水机构安装调试的实际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以提高设备改造安装的质量.在这次红林电站3号发电机组导水机构的更换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工艺及作业指导书、指导卡组织施工,测量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根据测量的数据正确分析和判断,采取正确的工艺技术措施。此方案己推广运用到红林电站1, 2号发电机组的增容改造中,3号机组于2014年3月进行了增容改造后的首次A修,通过全面检查,各部件运行良好。
其他文献
迁安市脑峪门铁矿由于多年的开采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严重影响了矿山的安全生产.首先通过空区探测系统(VS150)和3DMINE软件建立空区三维模型.然后采用有限元软件FLAC3D对矿区开采过程形成的空区稳定性进行了模拟计算与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采水平的加深,空区内留有的点柱承受载荷和围岩应力逐渐增加,空区对地表的影响范围也逐渐增大.最后根据矿山技术经济等条件,选取中深孔爆破空区顶板诱导上盘围
通过实验室试验和工业试验,证明了优化后50%混合聚磁介质,对微细粒难选赤铁矿石的分选效果更好,回收率提高了6.53%,尾矿中-0.045mm粒级的回收率平均下降了2.7%,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50%混合聚磁介质更适合分选微细粒难选赤铁矿石的原因.
通过对某金铜矿山混合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混合浮选得到的浮选精矿产率4.91%,铜、金品位分别为9.42%、52.42g/t,回收率分别为82.46%、60.97%;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浸出率79.16%;采用混合浮选-氰化联合流程,金的综合回收率为91.87%.试验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元素金和铜得到了充分的回收.
磨前干式预选是低品位矿实现"多碎少磨、能抛旱抛"降低能耗、提高效益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缺水地区应用干式预选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设备制造的角度简要介绍了华特干式预选装备的发展,及设备的结构、性能特点,简要叙述该类设备在选矿流程中的应用,为矿山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干式预选装备提供参考.
针对测定物质比磁化系数的重要意义和现有比磁化系数测量仪器的不足,设计研制了一种全自动比磁化系数测定仪.介绍了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进行了标准物质、弱磁性、强磁性、非磁性物质的比磁化系数和比磁化强度的系统测定,阐述了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稳定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某难选含磷磁铁矿的矿石性质,在第一段磨矿细度为-200目50%,经一次磁选后,精矿再经第二段磨矿,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经两次磁选后可获得产率为10.90%、品位为64.81%、回收率为58,04%的铁精矿;对一磁尾矿的选磷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一磁尾矿经过一粗三精一扫的浮选流程,可获得品位P2O533%以上、产率8%左右、回收率85%左右的磷精矿,磷精矿中含铁TFe小于2%.
分析了中国矿山尾矿的现状和尾矿排放对环境的危害,用循环经济理论探讨了中国尾矿综合利用与治理的各种途径和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中国尾矿综合治理和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CH电厂1号水轮发电机组机增容改造后,为了分析判断并消除发电机转子可能存在的动不平衡,现场开展动平衡试验,通过试验测试机组各特征部位的振动摆度情况,分析原因并结合动平衡原理进行现场配重,消除可能存在的转子动不平衡,最终大幅度降低机组振动及振摆值,优化了机组的运行状态,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长潭水电厂3号机组下导摆度异常偏大的问题,分析了导致机组振动故障的原因,试验发现主要是由于发电机存在明显的机械不平衡力及由于机械原因导致的轻微电磁不平衡力而产生的影响.为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采用幅相影响系数法进行现场动平衡试验,有效地降低了机械不平衡力及电磁不平衡力的影响,使机组下导摆度及下机架振动值等各项技术指标降低至理想水平,并通过稳定性试验验证了机组在带负荷工况下运行稳良好,振动、摆度均
调速器系统在水轮发电机组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糯扎渡电厂7号机组2号接力器活塞杆运行中发现漏油情况,为解决漏油现象,分析查找漏油原因,文章就检查情况以及检后对损伤接力器的修复过程、工艺和采取的应急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描述,并对处理后存在的风险以及后续彻底处理方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