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异质结可见光光催化剂g-C3N4/BiPO4的制备及其降解水中四环素药物的研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环素类抗生素广泛用于人类医疗,畜牧业,渔业等,由于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稳定性和抗菌特性,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无法将其处理干净。因此它在环境中的存在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
其他文献
金属氧化物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超级电容器中,然而由于金属氧化物对表面氧化还原反应的依赖性强,在较高的充放电速率下,比电容会出现一定的衰减,使其电极性能受到影响。
r(Ⅵ)作为土壤中重要的重金属污染物,是美国EPA 公认的129 种重点污染物之一,同时也是国际公认的三种致癌金属物之一,常见Cr(Ⅵ)去除策略是将高毒性的Cr(Ⅵ)转换成低毒性的Cr(Ⅲ),有效降低Cr的生物可利用性。
微生物驱动的硝酸盐依赖亚铁氧化(nitrate-dependent Fe(Ⅱ)oxidation,NDFO)是环境中铁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pH、含氧阴离子、腐殖酸和矿物成核位点等因素均会影响NDFO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及产物。
廉价易得、还原性强的零价铁(ZVI)能够较好地处理氯代有机物、硝基苯类化合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在环境修复中显示了良好应用前景。但零价铁与污染物反应时会使介质pH 升高、表面生成铁(氢)氧化物钝化膜,致使反应活性和使用寿命降低。
活性炭等碳材料常被用于纳米零价铁(nZVI)的载体来保持或提高其稳定性及分散性,然而碳材料掺杂对微米零价铁(mZVI)去除污染物效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存在一定的争议。
零价铁(ZVI)对多种污染物均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反应活性,且价廉易得、安全无毒,但是,零价铁与污染物反应时随着介质pH升高、表面易形成铁氧化物钝化膜,导致还原反应活性下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水污染已成为我国最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毒、难降解有机物,且广泛存在于各大流域水体中[1]。
以一步水热法成功制备出了不同比例的I负载Bi2WO6纳米片,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等对I负载Bi2WO6纳米片进行形貌、元素和催化活性的表征。
环境和能源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清洁太阳能来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之一。
太阳能由于其廉价、清洁、可再生等优点,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上被寄予厚望。如何有效利用太阳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光催化技术则被认为是利用太阳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其核心便是光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