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综合评价与纵贯数据分析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报告(体育统计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女单比赛综合评价方法,运用比赛的纵贯数据解决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表现综合评价问题,以及了解运动员整体比赛表现的纵向动态变化情况。在借鉴相关研究从时间序列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羽毛球项目特点对比赛回合阶段划分进行论证,根据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了羽毛球女单比赛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再结合比赛的纵贯数据研究运动员比赛技战术表现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运用了录像观察、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以世界高水平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比赛表现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以高水平女子单打羽毛球比赛为观察对象。选取2018年至2022年世界羽联巡回赛超级500及以上级别赛事录像进行视频观察,共计100场,239局高水平女子单打比赛。运用开发的羽毛球比赛统计程序,对比赛双方每一次击球拍数与击球结果进行记录。将比赛数据储存在EXCEL软件中,以比赛的局为单位,对研究需要的得分率、失误率、使用率等比赛数据进行计算。通过现场访谈、电话访谈的形式,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研究中女子单打比赛拍数阶段划分、比赛表现综合评价等问题进行访谈。在数理统计中,运用Fisher判别分析对比多种击球阶段划分指标判别比赛胜负的准确率,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在对比分析中,通过对比不同击球阶段划分方式判别比赛胜负的准确率,能够在数理统计结果上为击球阶段划分提供依据。然后,通过对比运动员比赛表现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不同运动员之间、同一运动员不同场次比赛表现的差异。研究结果:研究主要构建了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表现灰色综合评价模型,之后通过陈雨菲与戴资颖的11场比赛说明比赛综合评价与纵贯数据分析的应用。在综合评价中研究使用综合了得分率与失分率的得分效益值,以此作为在不同阶段运动员比赛表现的综合评价指标。其中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表现的综合评价主要分三步。首先,确定评价指标。羽毛球女单比赛回合拍数阶段的划分直接决定了评价指标的选择,因此拍数阶段划分不仅需要符合女子单打项目的规律,还需要符合评价指标筛选的科学性、实用性等原则。为了确定女子单打比赛击球拍数阶段划分方法,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数理统计与专家判断的方法选择分段方式,最终确定了1-3-5拍、2-4-6拍、7-12拍、13拍及以后的阶段划分方式,也就确定了女单比赛综合评价的指标。然后,运用熵值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可根据女单比赛评价各项指标的变异程度,利用信息熵这个工具,计算出各段指标的权重,同时指标权重系数能够反映该指标对比赛胜负影响的大小。计算得出女子单打比赛表现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分别是0.2998、0.3810、0.2608、0.0584。最后,根据灰色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女子单打比赛综合评价值。在计算各个样本综合评价值后可以进行总体排序、比较优劣。在比赛综合评价与纵贯数据分析研究中,纵贯数据分析就是比较同一对阵选手间不同场次比赛表现的单项指标或综合表现评价值的动态变化。具体而言,在羽毛球比赛表现研究中,纵贯数据分析就是比较同一对阵选手间不同场次比赛表现的单项指标或综合表现评价值的动态变化。研究选择陈雨菲与戴资颖2018年至2021年之间的11场比赛进行分析,以整体综合评价结果说明两人比赛表现的总体动态变化。从总体比赛表现综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戴资颖11场比赛都在0.50的综合值上下波动,总体趋势变化平稳,而陈雨菲从第1场综合评价值的0.46到最近0.50左右,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相较于前7场比赛综合评价值的变化情况,在后4场中陈雨菲的比赛表现综合评价值与戴资颖更加接近,甚至超过了戴资颖的综合表现。研究结论:(1)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比赛表现综合评价方法。以及运用熵值法和灰色综合评价函数计算了女单比赛表现的综合评价值。(2)利用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运动员比赛表现进行整体性的综合评价,结合纵贯数据能够分析运动员整体技战术表现的纵向动态变化趋势。(3)从陈雨菲与戴资颖的11场对阵来看,在戴资颖比赛综合表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陈雨菲竞技水平逐渐提升,在与戴资颖的比赛中比赛综合表现越来越好。
其他文献
涉外刑事案件追诉中存在着“境外取证难”和“境外证据运用难”的问题。在追诉跨境犯罪过程中,迅速地从另一国家或地区获得证据,并保障其在我国法院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境外刑事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为研究对象,聚焦境外刑事证据收集和审查判断制度现状和困境,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与文献研究法,以刑事诉讼法基础理论为支撑,将立法规范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展开研究讨论。本文正文由五部分组成
学位
传统犯罪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融合,使得传统犯罪呈现出新样态,最显著的特征便是非接触性。实施犯罪行为不需与具体的犯罪对象相接触,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具体的物理场域,这也就导致了实践中跨境网络犯罪侦查取证难、追捕难、追赃难等问题。为了打击跨境网络犯罪,侦查机关需要获取犯罪嫌疑人在网络上遗留的犯罪痕迹,即电子数据取证,是有效打击跨境网络犯罪的前提。打击以跨境网络犯罪为主的跨境犯罪一直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难题,有
学位
2022年12月发布的《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提出增加不予承认和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的具体情形,此修法建议与2019年《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在间接管辖权等问题上达成了基本一致。未来我国法院作出的民间文物跨国追索判决将有机会通过《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公约》获得外国法院的承认和执行,促进流失文物的实质回归。对此,我国法院应当坚持依法行使对民间文物跨国追索案件的管辖权,避免外国法院在先差异
期刊
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和效率,在网络技术支撑构成的虚拟网络世界中,数据跨境传输触手可及。在信息化时代悄然降临的同时,以属地主义为刑事管辖基本原则造成的各国羁绊,却并未落下帷幕。无法脱离现实地理空间边界的属地主义,在对无边界性的虚拟网络空间进行管辖时产生了超大管辖真空地带。管辖真空造成了境外电子数据取证的困难,国际刑事司法协助难以克服电子数据的脆弱性和高速交互性,极易错过最佳侦查时间。单边
学位
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催生了一些不同于传统类型犯罪的新型犯罪,跨境网络犯罪就是其中一种危害巨大的类型。由于互联网空间中并不具备传统的国境概念,跨境网络犯罪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极大的损害,而世界各国之间又不属于同一司法体系,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功能和作用就逐渐凸显,成为了打击跨境网络犯罪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目前打击跨境网络犯罪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仍然存在着一些冲突和争议,应该确
期刊
网络犯罪的有效打击依赖于及时获取相关数据。在刑事跨境数据取证场景中,数据的高灭失风险与复杂的取证程序之间的矛盾催生了数据保全的客观需求。数据先行冻结作为一项证据保全措施,针对的是具体案件中可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数据,在其存在灭失、损毁风险的情况下,通过先行固定该目标数据以化解上述矛盾。数据先行冻结具有附属性、临时性、保全性、非必要性等特征,其功能主要在于服务后续跨境侦查取证措施,不仅可以与各类跨境取证
期刊
在全球数据规模化、一体化和前沿化等共同作用和疫情衍生影响下,难以通过传统的双边执司协作及时有效地完成跨境数据取证。基于一揽子计划的欧盟框架或基于《云法案》及其衍生协议的美国框架等单边扩散的治理方案亦无法阻却跨境数据取证治理模式的功能失衡。亟待结合信息社会中数据证据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完善跨境数据取证治理的多边规则并逐步构建统一协调且监管完善的治理机制,营建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强调域内立法的域外适
期刊
目的预测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卫生资源的短期配置情况。方法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拟合2010—201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床位数、医师数、护士数和常住人口数,用均数法估计床位使用率,用比例法预测2019—2021年综合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床位数、医师数、护士数、呼吸机数和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
期刊
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送达,系“一国”之内的区际送达,既不同于内地各省之间的送达,也有别于国与国之间的涉外送达。目前,参照涉外送达规则建立的涉港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送达机制,既不能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优势,也难以适应涉港司法实践新需求,造成送达效率和送达成功率较低、送达途径不对等、送达主体单一等困境,严重制约涉港民商事审判质效。为此,建议在“一国”之内构建一套有别于涉外送达的灵活高效便捷的涉港民商事案件司
期刊
在中国设立国际商事法庭(CICC)和中国法院日益参与全球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商事判决在境外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执行力的问题亟待解决。当下,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尚未形成框架且难于达成相互承认与执行判决互惠安排,无力支撑商事判决的境外执行,国际司法协助公约亦无法助力中国商事判决的跨境执行。在此背景下,探索有效跨境执行司法合作体系是充分发挥CICC功能、提升中国商事判决境外司法影响力的关键。迪拜国际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