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膜分离技术回收VGO加氢装置氢气的试验研究

来源 :膜分离技术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中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1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采用的新鲜氢气纯度较低(92%),且甲烷含量高(8%),甲烷的积累造成装置系统内的循环氢气浓度很低(76.62%),较低的氢气分压既不利于催化剂的保护,也不利于提高反应深度和产品质量.为保证达到要求的氢气分压,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产4年来一直靠增加尾氢气的排放量来提高循环氢气浓度.如何充分利用加氢气装置尾气中可观的氢气资源,将其回收并有效地降低加氢装置的生产成本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55万t/a柴油加氢装置尾气中进行了膜分离技术回收氢气的工业试验,讨论了渗透气压力对氢气纯度的影响、处理量对氢气纯度的影响、膜对回收氢气中H2S的影响、温度对膜回收氢气的影响、不同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等.同时,经过分析与比较,在1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尾气中选用了Prism气体膜分离器,Prism气体膜分离器于2004年5月开始运行至今运行情况良好.膜分离技术回收120万t柴油加氢装置氢气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采用循环氢气脱硫和膜分离组合的工艺比较适合于原料为含硫的加氢尾气的提纯,具有既回收了H2又脱除了H2S的双重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H2S对加氢装置设备的腐蚀,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结合科学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纳滤膜无机污染、有机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主要污染的机理.首次提出了动态有机污染模型理论,并就纳滤膜污染的防止提供了一些有效可行的技术处理
研究了采用无机陶瓷膜处理含有超细固体颗粒的乳化悬浮液的工艺,考察并确定了二次成膜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分离过程中操作压力、膜面流速、乳化悬浮液的浓度和温度等操作参数对
会议
目的探讨性激素17β-羟甾类固醇脱氢酶1[hydroxysteroid(17-beta)dehydrogenase1,HSD17B1]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rmone-binding globulin,SHB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四川地区
目的 评价白地祛脂合剂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阳性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白地祛脂合剂(治疗组,80例)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并与
分别以草酸和碘为催化剂合成出的两种化学结构不同的聚糠醇(PFA)制备气体分离炭膜.其分离性能采用分子大小不同的纯组分气体(H2,CO2,O2,N2和CH4)的渗透实验进行测定,同时利用
采用戊二醛(GA)交联超支化聚(胺-酯)(HPPAE)部分末端羟基,制备了具有良好亲水性的GA-HPAE交联膜;通过FTIR研究了交联过程中交联度的变化.将交联膜用作优先透水膜,研究了交联
会议
目的 观察盐酸美他环素联合丹参酮治疗面部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入选的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口服丹参酮,治疗组还同时口服盐酸美他
浸没式膜系统是将膜组件或膜箱直浸入到需要处理的水中,采用泵或虹吸的方式实现负压将水及溶解性小分子从膜中抽吸出来,因此系统占地面积非常小,一般能耗小于0.1kW(含空气擦
会议
患儿女,2个月.躯干及四肢皮肤反复红斑、丘疱疹、斑块伴色素沉着2个月.皮肤科情况:躯干及四肢泼墨状和漩涡状褐色色素沉着斑,臀部及双手掌指关节局部见边界清楚的灰色硬痂样
患者男,13岁.全身皮肤脆性增加,碰撞后易损伤出血,弹性过度12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全层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数量减少.弹性纤维染色示弹性纤维相对增多.诊断:皮肤弹性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