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重点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

来源 :西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百千万人才工程学术技术专题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flz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重点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其他文献
简述了生态环境的存在问题,建设成就及今后的建设构想,概述构想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生态分区、战略取向、保障体系.
本文针对西部地区3种类型区域:内陆干旱区、黄土高原区和半干旱、干旱草原区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分别提出环境治理方案.
会议
会议
本文介绍了GB/T24001-1996idt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的由来、主要内容及运行模式,阐述了体系的建立及监督保障措施、体系的特点及运行效果。
本文对环境管理中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总量控制理念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总量控制在污染防治中的作用、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思路和内容、大气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思路和内容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带来的环境负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节流治污、多渠道开源,改革水资源投资和水价体制,以及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观,以减小水资源开发的环境负效应,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
本文对黄河吴忠段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文章介绍了该流域的基本情况,对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对策。
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炎热干旱、植物稀疏、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长江上游植被恢复的重点和难点地区.本文论述了以西蒙得木为先锋树种,绿化荒山,恢复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选择四川大英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组装、集成与优化多种现有技术成果,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筛选出八种适合该区推广应用的开发增值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模式和生态恢复型治理模式,并对该县主要退耕还模式果一草、果一蔬模式进行了水土保持效益观测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