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耐热导线提高线路输送容量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输电电气五届一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xh4388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热导线的发热允许温度大大高于普通导线,相同截面的耐热导线的载流量比普通导线可提高50%~120%,且国产耐热导线的价格不超过普通导线的50%,在新建和线路改造中具有很强的优越性.殷钢钢芯特耐热导线因其良好的弧垂特性在线路改造中可以不改变线路的杆塔,周期短,见效快,效果明显.我国在城网改造和线路走廊紧张地区应积极采用耐热导线,既可以节约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紧张,又能大幅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符合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观.由于耐热导线的使用时间短、规模小,因此,在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因注意产品质量的检验,同时,对已投产的耐热导线线路,应注重运行经验的积累,为耐热导线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电力工业面临着从未遇到过的强劲需求.规模空前的"西电送东、南北互供、全国联网"使我国的电网发展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佳时期,全国220kV及以上超高压网络总量已超过二十万公里,2万亿度以上的电量在高压网络上传输,支撑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认为超高压网络的导线选型应注重电力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2004年电网风偏事故的分析,提出解决耐张塔跳线风偏闪络对线路安全运行影响的必要性;同时根据以往工程设计经验,采用硬跳线增大塔头空气间隙,预防跳线风偏闪络计算实例分析,指出硬跳线在输电线路设计建设过程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试验数据,论证提高钢芯铝绞线导线允许温度到80℃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提出保证安全运行的相应措施,并对苏南500kV已有线路升级和线路设计规程修订提出建议
覆冰是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电线积冰现象有雨淞、粒状雾淞、晶状雾淞、湿雪和混合积冰,其中以雨淞威胁最大.影响覆冰的自然因素很多,例如地形、风速、电线直径和海拔高度的因素等.电线覆冰会导致杆塔荷载过大,脱冰时导地线因为跳跃发生鞭击等.在工程设计中应加强对微地形的调查,尽可能避开重冰区段,其次还要注意覆冰重现期的选取、气象数据的获取.在气象数据获取较困难时,可将该地覆冰数据与其
本文根据国内外±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运行经验及调爬情况和最新的±800kV绝缘子污耐压试验成果,采用爬电比距法和污耐压法相结合,得出±800kV线路的基本绝缘配置.并探讨了海拔高度和绝缘子覆冰对绝缘选择的影响,并对绝缘子串"老化"作了量的预测.本文的结论可供设计参考.
正在规划建设的±800kV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输送容量大,环境保护要求高,杆塔外部尺寸大,加之线路长,沿线地形复杂、气象环境多样,所以优化杆塔规划设计,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对我院及兄弟院现有交直流各种塔型指标以及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水平档距不同、垂直档距不同、塔高不同对杆塔指标的影响,根据线路设计中绝缘子片数的基本配置和空气间隙的要求推算了±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直线塔的基本尺寸.为合理节省工程投资
随着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雷害在输电线路跳闸事故中的比例大大提高,对于750kV输电线路,线路防雷设计已经成为建设"坚强电网"的重要环节.本报告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线路防雷设计作分析探讨:1)根据规程对工程的耐雷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2)分析绕击是750kV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传统规程法在理论上的缺陷和修正方法;3)用EGM电气几何模型分析线路绕击,计算双回路地线保护角与绕击率的关系.
尽管我国已在中、重污区的交、直流输电线路中普遍采用复合绝缘子,但仍然缺乏足够的复合绝缘子污耐压梯度和长期机械强度试验数据,已往工程中复合绝缘子的绝缘配置只是探索性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复合绝缘子的电气强度和机械强度随运行时间增长因老化效应而降低的问题急待解决.本文通过特高压直流线路绝缘设计,提出如何正确地评价和使用复合绝缘子的机电数据(运行经验,实验测试或厂家提供),确保线路的长期安全运行的方法,供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电力能源供求矛盾日趋尖锐.而我国电力需求和电力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得长距离、大功率的电力输送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性课题.特高压输电是实现远距离、大容量、大区域电网的互联,降低输电成本的重要手段.在特高压输电系统设计中,如何将过电压限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内,以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和降低系统的绝缘成本是一个重大课题.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本文对特高压输电系统的各种过
本文介绍了塔头布置中需要控制的间距,110~750kV线路设计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国内外线路最小水平偏移的取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