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改良后的自制留置引流条对促进麦粒肿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六次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ytur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自制留置引流条对促进麦粒肿手术切口愈合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60 例麦粒肿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 组。观察组,麦粒肿手术切口放置改良后的自制留置引流条患者30 例;对照组,麦粒肿手术切口放置常规自制留置引流条患者30 例。麦粒肿切开排脓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条(长度5-7 厘米,宽度据切口宽度),放置后易脱出,引流效果也不理想。
其他文献
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几年,时有下乡的义诊活动,感触义诊时眼科患者很多,但基本上他们不会走进医院治疗眼病。很多患者会讲述:“眼病”不影响“吃喝劳作”,加上“眼睛就医难”放弃诊治。义诊时看到因此失明的患者深感悲痛。就目前我国的防盲治盲工作正处于快速进展的阶段,取得了较好效果,特别是“白内障复明工程”使白内障手术率的显著提高。
会议
目的:利用眼科专科医院的患者特点和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特点发展中医眼科。方法:通过建立视疲劳门诊,发展中医特色优势诊疗方法治疗小儿眨眼、眼睑痉挛、葡萄膜炎等优势病种,与其他科室合作开展干眼、视神经疾病诊疗等方式形成有特色的中医眼科。
目的 依据青光眼患者的特点及阳虚体质的特征,应用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体质干预临床,从多方面对阳虚体质患者进行体质护理,从而达到改善青光眼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 对2014 年12 月-2016 年4 月的眼科住院患者200 例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统计,其中闭角型青光眼150 例(75.4%),开角型青光眼50 例(20%),男性80 例,女性120 例,年龄在19
会议
目的:调查分析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原因与临床表现,探讨针对重症电光性眼炎患者用50%葡萄糖注射液滴眼缓解角膜水肿,并配合按揉眶上切迹及上睛明穴缓解疼痛以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体会。
会议
目的 通过探讨2 型糖尿病患者眼底微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 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于我院内科确诊为2 型糖尿病住院治疗的146 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眼底微血管病变者纳入观察组75 例,无明显眼底微血管病变者纳入对照组71 例,其中男82 例,女64 例,年龄 18-82 岁,平均 53.6±10.5 岁,平均病程8.5±5.6 年.
会议
目的 该课题拟通过随机对照法观察中药(密蒙花,菊花,鬼针草,黄精,红花)熏蒸治疗MGD(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明确适应症和推广应用的目标,为理论研究和临床推广奠定基础。
目的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是通过利用硅油向上的浮力及表面张力支撑视网膜,从而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术后需采取不同的特殊体位且保持时间较长,因此体位管理尤为重要。方法 选取2016 年1月—2016 年6 月选择在我院眼科住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实施体位管理的具体措施如下:1、手术前对需行玻切联合眼内填充患者进行体位的指导与训练。
目的:探讨不同眼部保护方法干预全麻手术患者暴露性角膜炎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全麻手术患者60 例120 眼,年龄20-70岁,平均44.3 岁,手术时间2.0-4.0h,平均3.1h.术前均排除眼部结膜、角膜炎症及眼部损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60 眼.
会议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通常在鼻泪管阻塞,下端的泪囊分泌物潴留基于常见的致病菌。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常表现为溢泪溢脓,溢泪泪囊部皮肤潮红,糜烂,慢性湿疹,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的影响。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原则是药物控制术后的炎症,泪道再通畅的堵塞,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建立泪囊鼻腔引流通道之间的永久的眼泪。在我院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早期眼科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一种传统手术方式。近年来鼻内镜手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术后疼痛和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2014 年1 月-9 月在我院检查双眼屈光度符合LASEK 手术的近视患者59 例(118 眼),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9 例(58 眼)为常规护理,干预组30 例(60 眼)为除常规护理外,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24h 疼痛评分,术后1d、1w 、1m 、3m 的视力及术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