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传统文化

来源 :2015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26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mc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深厚的软实力.这标志着我国振兴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中国传统文化是承传五千多年的庞大的文化体系,必须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并且加以弘扬.要善于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讲求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本文探讨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传统文化的问题.
其他文献
  易与天地准,易经是天地宇宙自然的学问。伏羲圣人创立八卦,代表"天地日月雷风山泽"八大自然现象。八卦是构成易经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为了探讨修学八卦对人生修养、培育道
一般来说,若想论证某一知识是否具有科学性,都必须运用数学工具.本文则尝试从数学角度对八卦的由来进行初步的科学论证。
会议
会议
易学向来分为易理与象数两大流派.其实,易理离不开象数,象数也离不开义理.因为没有象数的易理就不能称为易学,而没有易理的象数则会流于数术.而在象数学里头,七、八
会议
本文从《周易》的治世思想出发,紧密结合当前时政,从"天人合一"与生态文明、"保合太和"与和谐共生、"安不忘危"与治国安邦、"保民无疆"与以民为本、"革故鼎新"与深
会议
易经探索大自然景象,人乃大自然缩体,历代研易圣贤用各种方法,将易经应用在人类生活,产生了易理所显现的吉、凶、悔、吝…诸象.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好卦中有
会议
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日: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是故,
会议
"五四运动"以来,把中华民族过去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简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潜在前提显然是要发扬其中的思想精华部分.从《周易》角度,提弘扬"中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