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误吸患者的临床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来源 :第二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发现脑卒中后患者,研究与脑卒中后误吸的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脑卒中患者210进行VFSS,比较误吸者与无误吸者临床特点的差异。 结果:36.8%患者出现误吸,其中40%为隐匿性误吸,误吸患者与无误吸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主要合并症,发病至VFSS的时间、意识障碍病史上、两组进食方式、卒中类型构成差异构成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误吸患者有机械通气史者多于无误吸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卒中的具体侧别构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误吸患者双侧病变组者多于无误吸组(P<0.017),两组中单侧卒中患者构成上无显著差异(P>0.017)。两组患者在卒中的具体部位构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脑卒中后误吸在康复期仍较为常见,脑卒中病变部位、具体侧别构成、机械通气史与卒中后误吸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口吃者是否具有与语言和言语改变有关的神经解剖学改变。 方法:应用优化的基于体元形态测量(VBM)的全脑分析技术,对高分辨率的磁共振结构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了10名P
会议
目的:总结急性脊柱病理性骨折与陈旧脊柱病理性骨折鉴别要点。 方法:分析脊柱病理性骨折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 结果:34例病理性脊柱骨折中,脊柱骨质疏松28例(82%),脊
会议
Wallerian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WD)最初的研究是在周围神经,Wallerian变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指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病理变化。本文介绍了Wallerian变性的概念和病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早期康复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在急性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疗效。 方法:共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各组均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刺或早
会议
脑卒中后长期卧床或制动常引起并发症或废用综合征.脑卒中后恢复期长期卧床不活动可增加新的功能障碍,加重残疾,其后果较原发病的影响可能更加严重.它涉及一个或多个器官和系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评定。 方法:使用国际通用MMSE量表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对47例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使用
会议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和传统的Bobmath方法对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对6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运动再学习组和Bobath组,分别进行康复
目的:老年人跌倒常是平衡功能减退所致。健康老人或脑卒中、颅脑损伤后及骨关节疾病患者都会有平衡功能问题而发生跌倒,跌倒后果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需要对跌
目的:从护理角度比较中国、英国和瑞典中风后尿失禁康复的差异。 方法:采用访谈指引访谈30名符合条件的护士,每国10名.访谈录音,转录成文本并对其进行主题分析。 结果:英
会议
卒中后偏瘫患者易并发骨密度下降、骨量丢失,常常以偏瘫侧明显。其可能机制包括肢体瘫痪后肌肉收缩力下降、运动减少,使骨骼局部载荷对骨细胞的刺激量下降,导致破骨性骨吸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