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化学模式模拟QBO对平流层环流、温度和水汽的影响

来源 :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v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全球气候化学模式WACCM3 模式输出资料研究了QBO 对平流层风场、温度场和水汽场影响.分析表明,在QBO 东风位相下,赤道平流层20 hPa 高度附近存在较强的东风区域,在赤道平流层20-50 hPa 区域有负的纬向风垂直切变,与之伴随的次级环流的上升运动导致该区域温度减低;在QBO 西风位相下,赤道平流层20 hPa 高度附近则对应相对较强的西风,在赤道平流层20-50 hPa 区域有正的纬向风垂直切变,次级环流对应的下沉运动使得该区域温度升高.QBO 对赤道对流层顶的温度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式中没有QBO 强迫时,赤道对流层顶温度趋于降低,进入平流层的水汽减少.
其他文献
Large-scale monsoon gyres and the involved tropical cyclone formation over thewestern North Pacific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previous studies.This study is aimedto understand how monsoon gyres affect t
会议
本文对比分析了2010 年7 月15 日(过程1)与2011 年6 月15 日(过程2)发生在景德镇市的两次强暴雨过程的探空资料,主要结论如下:(1)二次过程的对流层底部均有明显的风向、风速的垂直切变.7、15 大暴雨(过程1)发生前至发生时,Tlogp 上有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发展,且不断增强.中低层暖平流发展明显,且暖平流高度伸展至400hPa,对流有效位能大.与过程1 探空图明显区别的是,过
借助江西多普勒雷达产品、地面自动站同步观测资料和GPS 水汽探测资料,对2011 年8 月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特征、地面观测资料、GPS 水汽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是江西东北部处在副高边缘,低层受偏南暖湿气流控制,高温高湿,不稳定能量较强,且低层有低空急流发展,并处于850hPa 急流出口左前方,水汽辐合较强;(2)强降水发生前,垂直上升气流表现为整层抬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降雪资料和GFS 0.5°×0.5°6h 再分析资料,对2011 年11 月29 日出现在河北南部暴雪过程的进行动力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这次暴雪天气影响系统为高空槽和地面回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西南暖湿气流在东北干冷空气之上爬升,在800hPa 左右形成锋区;回流天气动力特征为:低层为下沉气流和负涡度,中高层为上升气流;依据风场特性,将整层分为低层和中高
利用NCEP/NCAR 6 h 一次的全球同化系统分析资料,对2010 和2011 年发生在石家庄冬季的两次不同量级的初雪进行了分析,着重讨论了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为日后降雪预报提供参考意见.两次初雪过程具有相似的环流背景,但也有一些不同点.结果表明:1.石家庄地处太行山东麓,特殊的地形对石家庄的天气影响很大,西风槽和东风回流配合是最有利于降雪形成的环流形势,值得关注的是西风槽和东风回流同时具备时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降雪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1*1 再分析资料,对2009 年11 月10-12 日和2011 年11 月29-30 日河北南部两次回流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回流暴雪的典型形势是,高空500hPa 河套有低压槽东移,低层有切变线影响,地面蒙古冷高压东移至东北地区南下,河套倒槽发展,华北地面为东高西低形势。回流暴雪过程中高低空3 支急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冷空气自850hPa 以
利用1955—2011 年石家庄标准站地面降雪实况观测资料,统计出了近57 年来石家庄的22 次暴雪天气过程,并且利用NCEP/NCAR 全球再分析资料,普查了22 次暴雪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图,来分析产生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结果表明:春秋季暴雪和冬季暴雪各占一半;大暴雪和特大暴雪均发生在春秋季节;57 年来的22次暴雪天气过程中,21 世纪占1/3 强,进入21 世纪以来,暴雪极端天气事件呈增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再分析资料以及EOS/MODIS 卫星遥感资料,对2010 年4 月13~15日豫西、豫北一带冬麦区出现的晚霜冻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霜冻由来自超极地路径的冷空气经寒潮关键区后入侵河南,与后期补充南下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形成。冷空气前期以超极地路径影响我国,这种路径和西北路径、西路路径是三种我国常见的冷空气影响路径,相比来说,超极地路径在我国出现的次数较少,但它
通过应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再分析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10 年7 月20 日河北省承德市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西南涡沿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北上后,西南涡前的东南气流与东北低涡槽前西南气流形成了暖切变,该切变使承德东南部的宽城、平泉县产生暴雨—大暴雨天气.中低层的偏南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水汽的辐合加强,为大的降水提供了物理量条件.低层辐合、高层辐
会议
霜冻是一种影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霜冻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和农业灾害,历来是气象科学、农业科学及其它相关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霜冻与最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农业气象研究中,通常以最低温度低于0℃作为霜冻的气候指标.把秋季的日最低气温首次出现小于或等于0℃的日期定义为初霜冻日,春季日最低气温最后一次出现小于或等于0℃的日期定义为终霜冻日,终霜冻日和初霜冻日之间的日数为无霜冻期.本文利用1955-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