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世界超超临界技术的最新发展-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对于CO2减排的重大意义

来源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600/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2009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是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所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煤炭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化石燃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也是煤电容量最大的国家。现在,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是世界第一。节能减排是中国的国策,面对减缓气候变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巨大挑战,作为世界煤电容量最大的中国,火电技术应该如何发展,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是我们必需面对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世界和中国的能源结构和二氧化碳排放及气候变化的现实出发,分析了中国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即在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中国能源和电源结构的情况下,火电必需坚持“上大压小”的电源建设政策,大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根本改变中国火电的容量结构,中国的实践证明,高效低排放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是当前最现实、可行、可靠和经济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本文还介绍了欧盟正在开发并准备示范的AD700超超临界项目,该项目的目标是开发蒸汽温度为700℃,净效率达53%以上的燃煤火电技术,它代表了当前燃煤火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超(超)临界机组高参数、快速启停、定滑定运行和水汽品质要求高的特点,提出了几点从机组启动至正常运行有效的热力系统净化方法。并结合国内几台超(超)临界机组的启
本文简要介绍了阚山一期6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的工程概况、技术特点、设备系统特点和技术应用实践,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的“阚山电厂机组性能及工程技术评审”,为600
机电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与使用性.机电安装工程有着工期短、施工量大、专业性强、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做好建筑机电安全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7月17日宣布,刚果民主共和国日益恶化的埃博拉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着这一举措的出台,人们再度担心该病毒可能会蔓延到刚果民主共和
期刊
本文简要概述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力工业和发电设备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历程。论述了超超临界(USC)技术是未来我国火电机组的主要发展方向。指出了发展超超临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道路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道桥工程是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的工程,提高工程的质量,保障市政道桥工程使用年限,必须加强市政道桥工程施工
中国目前的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建筑工程中的给水排水系统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到需要水和节约能源,尽可能采取一系列降低建筑物的能源
建筑工程领域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专业作业技术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也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基于市场为导向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
对一系锥形弹簧的垂向静态刚度、压缩高、垂向动态刚度、静态蠕变性能等主要性能的测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测试中的数据进行了探索.随着一系锥形弹簧在铁道车辆上的广泛应用
试验在全钢子午胎胎侧胶中应用纳米活性碳酸钙,以降低生产成本.结果表明,在全钢子午胎胎侧胶中添加10份纳米活性碳酸钙,生产成本降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胶料的硫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