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新生代花岗岩—构造演化和地壳深熔作用的高度耦合

来源 :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ho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的研究表明喜马拉雅造山带普遍经历了>30Ma的高温变质和地壳深熔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混合岩和花岗岩。限定这些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生时间和机制对深化理解在古老大型造山带构造演化过程中,地壳深熔作用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构造动力学效应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雅拉香波片麻岩穹窿位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的最东侧,是最典型的片麻岩穹隆。该穹隆发育多种类型的花岗岩和高级变质岩,其中淡色花岗岩在核部和边部分别呈规模较大的侵入体和岩脉形式产出。除了穹隆核部外,在穹窿南侧的打拉和确当还发育两个较大的二云母花岗岩侵入体。
其他文献
@@湖南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金刚石产区,40多年来,通过地质地球物理、重砂矿物学、金刚石指示矿物等方面的研究,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找矿信息,但是寻找原生矿的努力一直没有获得突破;金刚石独特的化学惰性使封存于其中的包裹体矿物,成为反演金刚石的生成环境及来源的重要工具,包裹体所携带的地幔信息,可揭示不同时空深部地幔属性的差异,帮助进一步认识金刚石成矿过程及岩石圈地幔的特征。同时,钻石中的包裹体也是解决国际上金
@@胶西北是中国金矿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产有多处特大型和大型金矿床,关于控制胶东矿集区的一级构造单元是来自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的碰撞造山还是郊庐断裂带走滑等观点一直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蔡新平(1993)认为郑庐断裂带对胶东矿集区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胡受奚(1992)则强调了黄海地体对成矿的作用,张旗等(2001)将郭家岭型花岗岩定为埃达克岩并认为胶东金矿床为造山带型矿床。
@@大兴安岭中部柴河地区的近30座第四纪火山,可分为更新世火山和全新世火山两期。全新世火山岩主要为碱性玄武岩,携带有大量的橄榄岩捕虏体,为研究深部岩石圈地幔提供了可能。在柴河地区,橄榄岩捕虏体集中产于黑瞎子洞和卧牛泡两处碱性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也有少量的方辉橄榄岩。部分捕虏体含有石榴石,但均己发生低压分解,转变为辉石和尖晶石等细粒矿物集合体。
@@熔融包裹体是矿物在结晶过程中捕获了岩浆而形成的,石英斑晶中的硅酸盐熔体包裹体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对斑岩系统中的熔体包裹体却鲜有研究。近年来随着镜下观察和测试手段的提高,人们对于包裹体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流体,而是逐渐把领域延伸到熔体包裹体。本文通过对驱龙斑岩型矿床的熔体包裹体研究发现了岩浆出熔流体的新证据。
@@青藏高原从北到南主要由四个大陆地块或地体组成,依次为松潘-甘孜杂岩、羌塘地体、拉萨地体和喜马拉雅带。夹持于班公-怒江蛇绿岩带与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之间的拉萨地体由~套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的变质岩系、古生代-中生代沉积岩和大量的中、新代岩浆岩组成。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分布在拉萨地体中南部的高级变质岩系形成在前寒武纪,是拉萨地体的变质基底,被称之为念青唐古拉岩群、波密岩群、林芝岩群、松多岩群或冈底斯岩群
@@在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南部地区,中深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东构造结两侧,构造结西侧靠近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出露南林芝岩群,构造结东侧的察隅地区出露德玛拉岩群。
@@习惯上,将我国西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并称为“三江”,其地理位置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三江”北段地区是“三江”的北(西)延部分,其地理位置位于青海的玉树一治多以南、唐古拉山以北,其构造位置位于金沙江缝合带和斑公湖一怒江缝合带之间,属古特提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巴地处于特殊的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位于龙门山构造带、川滇构造带、金汤弧形构造及青藏滇西印尼“歹”字构造等四个构造体系的交接部位,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成矿区。
@@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环境地理条件而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区,也是研究全球变化的一个关键地区。藏北的羌塘高原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和核心,是对全球变化反应最敏感的区域之一。但是限于极端恶劣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这里却是目前研究最少的地区。本次根据1:25万玛依岗日幅、1:5万戈木错幅地质调查成果,通过野外剖面及路线地质资料,分析了羌塘中部地区中更新世以来主要沉积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结合大沙河河流-黄土沉积剖
@@西昆仑造山带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结合处,是研究特提斯洋演化和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重要地区。康西瓦构造带作为西昆仑造山带的重要构造界线,长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很多专家认为康西瓦构造带是古特提斯洋最终闭合所形成的板块缝合带,但目前对其形成时代存在着印支期、海西期还是加里东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