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CT表现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LAM的CT表现、临床特征、肺功能及肺穿刺检查结果。结果:2例均为育龄期女性,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CT显示两肺弥漫分布的多个大小不一的囊状透亮区,囊腔直径3~l8mm,壁厚约1mm,且薄壁显示清晰,分布均匀,无明显的间质纤维化和结节影。结论:PLAM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同时结合临床特征可诊断该病。
其他文献
目的 :讨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年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焦虑状态的的影响。减轻年轻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性,增加其对手术的信心,增加其对术后恢复的信心。改善年轻髋关节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如:食欲减退,失眠,害怕,恐惧等。 方法: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6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年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术前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对
目的:回顾性统计分析作者30余年手术治疗上肢畸形471例的病例资料,探讨其病因、畸形类型,总结矫形外科手术理念.方法 1985年6月-2014年12月29年半间,秦泗河矫形外科手术治疗上肢畸形471例,其中男347例(73.7%),女124例(26.3%).年龄最小3岁,最大46岁.病种包括脑性瘫痪致上肢畸形189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48例;创伤后遗上肢畸形126例;骨髓炎后遗症5例;脊髓侧索硬化
目的:了解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作用。方法:对骨科1649例住院患者实施人文关怀。内容包括:营造人文环境,注重个性化需求,加强护患沟通交流,夯实基础护理,重视护理安全管理及延伸护理服务。结果:为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提供安全高效、方便满意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创伤骨科病房,应用人文关怀,对落实国家卫计委2015年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目标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3月,采用改良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25例,并与常规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相比较。
目的 探讨成人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矫形术中运用三柱截骨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运用三柱截骨技术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成人患 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入选患者均于截骨矫正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侧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distance between C7 plumbline a
目的:总结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早期诊断、治疗与后期并发症的处理经验,最大限度减少误诊误治.方法:2008年7月~2013年2月,收治4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患者.男35例,女7例;年龄12~62岁,平均35.8岁.单纯腘动脉损伤6例,合并骨折28例.合并膝关节脱位8例.伤后1~42小时就诊.
目的:总结Ilizarov技术重建创伤性跟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探讨Ilizarov技术重建创伤性跟骨缺损的适应证和临床要点.方法:2011年4月-2015年4月,应用Ilizarov微创牵拉技术治疗创伤性跟骨缺损患者4例.男1例,女3例.年龄22-45岁,平均33.5岁.左侧3例,右侧1例.均为创伤后遗症,外形及X线示跟骨缺损,均合并跟骨周围瘢痕.均采用Ilizarov技术重建跟骨形态,一例贴骨瘢痕
目的:探讨股骨骨不连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的治疗方案。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我科收治股骨骨不连内固定取出术后再骨折患者24例,均行"带锁髓内钉联合小接骨板侧方固定术",髓内、外联合固定技术,骨折达临床愈合标准后,再次行内固定取出术,通过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1年8月至2015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23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资料。术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对胸椎管狭窄症做出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精确了解病变节段、范围、受压程度、骨化程度等;采用改良整块半关节突椎板切除术进行精细手术操作,注意脑脊液漏的防治和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胸脊髓病评分法评定术前术后
目的 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挫伤骨髓水肿程度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与膝关节疼痛症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①对象: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诊治的膝关节周围骨挫伤患者共30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8~28岁.②实验分组:依Costa-Paz标准分为轻度骨挫伤组、中度骨挫伤组及重度实验组,同时取10例膝部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男6例,女4例,年龄19~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