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代谢性疾病新靶点--法尼酯X受体

来源 :北京中医药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xx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代谢综合征为主,包含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脂肪肝等的代谢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不明,尚缺乏有效治疗措施,日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法尼酯X受体(FXR)是一种胆汁酸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FXR通过系列调控基因表达,从而在胆汁酸、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有望成为治疗代谢性疾病的药物靶点.新近研究表明,中医药干预调节代谢性疾病的机制与FXR密切相关,因此,本文以FXR在代谢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及中医药对其干预调节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王友仁主任医师以按动疗法理论体系为纲要,对踝关节扭伤急性期的治疗采用特定按动法、远端按动法、全息按动法、对应按动法为取穴原则达到点穴镇痛在先,开合按动顺筋归位在后的推拿治疗方法.王老提出踝关节扭伤后应及早治疗、积极防护,达到急者镇痛、消肿,缓者后遗症少的理念,在临床上收到满意疗效.
"辨证论治"乃中医学的精髓.在复合型人才学术研修班中,笔者有幸聆听了国医大师李士懋讲解了"平脉辨证",又读了李老的《脉学心悟》《火郁发之》《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对脉诊有了更新的认识,结合经典可以看出历代医家对脉学的认识."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在中医四诊中,对脉诊有两种现象:一种只以脉诊诊治,将脉学玄学化;另一种,总以"心中易了,指下难明"忽略了脉诊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移动信息平台实现临床教学管理,日益受到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总结中日友好医院教学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五年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基于移动信息平台开展临床教学活动评价的实践,以教学对象的培养目标进行评价表格的修订,以期为临床教学移动信息平台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现代研究表明线粒体损伤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关键,中医认为其属于"颤证"范畴,病机多属肝脾肾亏虚,脑髓失养.本文提出从脾虚线粒体损伤研究帕金森病,为研究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并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开拓新视野.
"经筋"一词首见于《灵枢》,本书第十三篇以经筋为名,详细论述了十二经筋的循行,并提出了相关病候和治疗方法.现代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对经筋的实质有不同认识,大抵包括"经筋是肌肉"、"经筋的实质是神经"、"经筋的实质是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经筋的实质是筋膜等结缔组织"、"经筋的实质包括更多的组织"这五种观点.认为中医学本来就是以哲学立论,具有以整体观将各功能系统作直观分类的特
《伤寒论》在中药的临床合理使用中,辨证精细,详述了汤剂煎煮及服用方法.其中运用去滓再煎方法有7首方剂,本文通过对其药味、组方配伍、临床应用、及煎煮服用等方面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7首去滓再煎方剂的使用,并且进一步探索分析去滓再煎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调研,对北京市场化橘红的使用情况做一个初步的了解.方法:在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文献的方式了解北京地区化橘红的使用历史,再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北京地区目前化橘红的使用情况.结果:北京地区所使用的大部分为光橘红,来源多为柚及柚的栽培变种,除毛橘红胎以外,毛橘红基本没有生产及使用.结论:市场上化橘红的来源使用基本上都为柚(光橘红),来源多为柚及柚的栽培变种,化州柚少之甚少.
目的:研究三七经低温粉碎后皂苷含量变化及三七的物料损耗率.方法:采用低温超微振动粉碎机组,对中药三七进行低温下的粉碎;采用高效液相对三七直服粉中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低温粉碎保证三七直服粉有效成分含量可控,且低温粉碎物料损耗率近于零.结论:低温粉碎机在保障药材内在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物料平衡.
中草药多数为植物,其有效成分大多存在于细胞质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非常紧密,溶剂经常要突破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等物质构成的"城墙",才能提取到有效成分.选用适合的酶,可特异性的破坏掉"城墙",减少溶剂提取时来自细胞壁跟细胞间质的阻力,加快有效成分溶出细胞的速率,缩短提取时间.酶提取法作为一种提取的新技术,以其反应温和、反应特异性强、高效、易于控制的特点在新兴提取方法中独占一席之地.本文介绍了酶法
目的:通过3例药物性肝损伤特点的分析,探讨准确查明肝损伤原因及避免误食药物引起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通过中药原植物鉴定及植物基因鉴别方法明确物种;资料检索及临床综合分析制定治疗方案.结果:菊三七是引起此3例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明确三七和菊三七在植物形态、化学成分、基因组学上的区别;分清肝窦阻塞综合征与肝硬化、布加氏综合征在临床特征上的差异,对症治疗改善病情.实例教育提升了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