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晶体密封法合成介孔Fe/N/C氧还原催化剂

来源 :2016新能源新材料研究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yo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中,Fe/N/C 被普遍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贵金属铂的催化剂.目前高温煅烧含氮的碳前躯体和铁盐是比较常见且高效的合成Fe/N/C 催化剂的方法.然而简单的煅烧方法通常会造成前躯体很大的失重,这不仅会增加催化剂的成本,而且由于氮的丢失使催化剂的活性位点数目降低.在本文中我们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将一种高水溶性的高分子前躯体,即聚乙烯吡咯烷酮,密封在氯化钠中再进行煅烧的方法.采用高水溶性的高分子前躯体可以使其通过简单的溶液挥发过程较好的分散并且密封在氯化钠晶体中.之后的进行的热解过程不仅使其失重较小,而且所制备的介孔Fe/N/C 催化剂相对于没有盐封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414.5 m2 g-1 vs 72.9 m2 g-1),优异的氧还原活性(半波电位,酸性中 0.793 V vs 0.634 V,碱性中 0.878 V vs 0.785 V)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用低温液相法先合成准单分散的较大尺寸氧化亚铜微米球,通过对氧化亚铜的高温氧化,得到准单分散的氧化铜微球。对氧化亚铜及氧化铜分别进行氧化石墨烯的包覆并用作锂离子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通过调控该离子液体的碳链长度,该类离子液体在碳酸丙烯酯中溶解度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我们通过核磁和DFT理论模拟等手段发现,其
会议
  目前,一系列的离子液体被发现可以溶解纤维素,随之而来也有了许多机理研究,但都缺乏原子层面的理解。针对此问题,我们建立了符合真实结构的纤维素微丝,放在水、[Emim]OAc
会议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在溶解天然高分子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溶解性能.以离子液体为溶剂溶解羊毛角蛋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具有不同阴、阳离子结构的离子液体
会议
  将氮掺杂石墨化碳层(NGC)引入铂碳催化剂(Pt/C)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双催化活性位点的Pt/C@NGC核@壳结构催化剂.采用循环伏安加速寿命实验,结合LSV、TEM和XPS考
会议
  为研究载体对甲酸盐电氧化催化剂抗毒性的促进作用,将商用催化剂Pt/C 和Pd/C 分别与石墨烯(GNs)及掺N 石墨烯(NGNs)超声混合后涂制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及计时电流法(
  A Co3O4/RGO/Co3O4(CRC)pseudocomposite on cobalt foil was prepared through a one-pot in-situ hydrothermal method.Based on the chemical redox reaction between
会议
MIL-101(Cr)@SnO2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via a impregnation-oxidation process and investigated as an electrochemical pseudo-capacitor material in 1M KOH el
会议
  Fe-N-C 系列催化剂由于其较高的氧还原活性备受关注.但是,Fe-N-C 催化剂中通常含有氮化铁、金属铁、氮掺杂的碳、碳化铁及Fe-N4配位结构,使得它们对氧还原催化活性的贡献
会议
  通过一步水热处理法制备了碳量子点修饰的P25型TiO2二元复合物(CQDs/P25).CQDs/P25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相比于纯P25均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产氢性能.通过瞬态光电流、表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