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校车标准对比分析及座椅动态试验研究

来源 :201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十五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j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颁布实施了新的校车国家标准,学童乘车安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中美校车标准的进展及结构耐撞性和乘员保护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中美校车在保证乘员生存空间和有效减轻学生乘员二次碰撞伤害方面有不同理解。依据新国标校车座椅系统抗前倾性能试验方法,进行了中美校车专用座椅系统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美校车座椅均能达到新国标技术要求,但中美校车座椅骨架型式、制造工艺和结构强度方面有不同之处。
其他文献
对多孔式液压缓冲器进行力学分析,对液压缓冲器的力学模型进行修正和参数选择,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影响加速度波形的各项参数,并总结其影响效果和产生原因,继而提出缓冲块特性控制波形方法和节流面积曲线控制波形发生方法,并在前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符合校车座椅试验标准的加速度波形,为校车座椅后期的分析提供了试验支持,同时也验证了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对台车试验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根据汽车假人颈部标定试验法规要求,利用三维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创建了标准的英制摆臂模型,基于摆臂三维模型通过衍生技术创建其各组成零件,在保证法规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调整英制摆臂模型参数进行公制转换,其零件在衍生参数关联的机制下自动更新,利用运动仿真确定了摆臂牵引系统的合理位置,并完成了试验台整机数字样机虚拟装配,基于三维模型关联生成二维图纸,加工制造了试验台设备,经实际标定试验验证,试验台各项性能指标全
There are over 5,000 resistance spot welds for an automobile body. The structure safety is depended onthe quality of these welds for the automobile body. It has some problems for welding industry due
作者对面向未来的重型卡车安全性能做深入研究,从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开展分析工作,根据作者研究重型卡车与小型车的碰撞相同性和驾驶室强度,并且提出面向未来的重型卡车安全性能开发规划供社会各界人士探讨。
本文研究了某款卡车在碰撞安全开发过程中,不同的碰撞形式之间的异同,采用CAE模拟的方法获得车辆的碰撞性能,对比发现,100%正面刚性墙碰撞车辆变形较小,而其他三种碰撞形式车辆变形较大,最后建议在进行安全开发时,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碰撞形式,以便更全面的考察车辆的安全性能。
本文通过剖析Euro NCAP儿童保护试验中PAB状态指示灯的加分原则,来引导国内车企如何正确设计PAB状态指示灯以向用户提供更清晰的PAB状态信息,从而确保儿童乘员安全和节省交通事故后的维修费用,同时也可以在Euro NCAP儿童保护试验中获得更高评分。
多个国际安全性组织如ENCAP、ⅡHS/ⅡWPG、JNCAP、KNCAP等在其评价体系中引入了鞭打试验,而我国也于2012年7月开始将鞭打试验引入CNCAP.在鞭打试验中需要提取多个座椅及假人的参数、指标并进行评价,而座椅的结构和性能无疑会对这些指标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主要安全评价体系中鞭打试验的评价指标,针对这些评价指标提出了座椅在设计上的对策.在最后,依据效能及可行性对这些对策进行了排序
本文对FMVSS 201U法规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阐述了在实车试验和设置仿真模型时一些需要关注的点。之后利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基于LS-DYNA研究了其仿真分析方法,完成了测试选点及对FMH位置调整的自动化仿真流程,所得仿真分析结果具有重要预估作用。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我国与欧洲在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中的汽车碰撞法规的差异,由于我国与欧洲在强制性认证中关于碰撞法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正面碰撞,本文在分析了欧洲采用的40%偏置变形壁障碰撞与我国采用的100%全刚性碰撞试验型式差异的基础上,从专利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在正面偏置碰撞领域的专利技术信息和全球在正面偏置碰撞领域的专利技术信息,并重点分析了丰田汽车在正面偏置碰撞领域的专利发展脉络,从而为国产汽车提
采用GPS设备进行数据的初始采集,获取若干有效数据。采用VISUAL BASIC,MATLAB软件进行数据文件处理与编程计算。通过分割短行程,计算特征值,主成分聚类等数学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最后给形成某替代燃料汽车的实际行驶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