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50Mn35Sn14Ge1哈斯勒合金中的磁热效应及应变的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暨第十七届全国微波磁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63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i-Mn-Sn哈斯勒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铁磁形状记忆合金(FSMA),在特定的温度区间会发生马氏体相变同时伴随着磁性的变化(即一级磁结构相变),因此这类具有许多磁功能特性,如磁热效应[1]、磁致应变行为[2].这些特性在磁制冷、磁驱动等领域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因而这类合金受到广泛关注.
其他文献
近年来,Fe-Ga合金(Gafenol)作为新型磁致伸缩材料引起了普遍关注[1].与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Terfenol-D 相比,这一体系具有力学性能好、居里温度高和驱动磁场低的特性[2].然而,Gafenol的磁致伸缩性能对成分和热处理条件都十分敏感,其结构多样性蕴含丰富的固态相变过程,因而显示出奇异的温度特性[3].
会议
与传统制冷技术相比,磁制冷技术因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无温室效应,噪音小,效率和可靠性高等优势备受关注,被视为未来绿色环保型制冷技术[1-3],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无法估量.在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研究中,La-Fe-Si 合金因磁热效应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磁制冷材料研究热点材料之一,它具有高磁热效应的原因是其合金相结构组织中具有立方结构的 NaZn13型La(Fe,Si)13相(简称1∶13相)
会议
目前,NaZn13型LaFeSi基化合物由于其成本低、无毒性、具有大的熵变和较低磁滞损耗,而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室温磁制冷材料之一[1].这种材料一般需熔炼后,经高温退火一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得到NaZn13型结构的相(以下简称1∶13相)[2].但长时退火不仅使得制备周期长,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限制了实际应用.通过添加过量的La元素或者采用速凝的制备方式都可在短时间内退火获得大量1∶13相[3
会议
钴铁氧体是潜在的低成本高电阻率高频高磁致伸缩材料,国内外对其进行了广泛研究,其中包括添加低熔点氧化物以研究其液相烧结行为.本实验选择MoO3作为掺杂氧化物,研究其对钴铁氧体微观结构和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
会议
近些年来,基于磁热效应的室温磁制冷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La(Fe,Si)13 基氢化物由于其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磁熵变大、居里温度连续可调、磁滞损耗小和无毒等优点,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1].本文对LaFe11.6Si1.4 和La0.8Pr0.2Fe11.6Si1.4 化合物进行吸、放氢动力学特性研究,并考察了氢化后合金的相结构、磁性和磁热效应.
会议
作为一种典型的单相多铁性材料,BiFeO3 在室温下就同时具有反铁磁性和铁电性的特性引发了人们对多铁性材料研究的极大兴趣,被认为在未来信息技术中的多态存储器、传感器、自旋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2].对于多铁性材料,由于存在磁电耦合效应,对材料施加电场将引起磁性变化[3],进而诱发磁光性质发生变化.因此,理论上可以通过外加电场来改变多铁性材料的磁性,进而调控磁光性质.基于这一原理,多
会议
近年来,基于磁电阻和磁热效应的新型技术因为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稀土基多晶化合物PrGa 具有丰富的磁性,并且在磁电阻和磁热效应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2].从磁结构的解析、磁结构的演变入手,可以更有效地研究磁相变及磁电阻、磁热效应的物理机理.
会议
Magnetic refrigeration based on magnetocaloric effect (MCE) offer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vapor-cyclerefrigeration.Advantages such as high efficiency,low noise,environmental friendlin
会议
近年来,Heusler 合金NiMnX (X=In、Sn、Sb)体系,由于具有丰富的物理效应,如形状记忆效应、磁卡效应、磁电阻效应、交换偏置效应等,在自旋阀器件、传感器、驱动器方面有着潜在应用而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最近,在该体系中等温条件下也发现了大的交换偏置效应并且把它的起源归因于磁场诱导的铁磁和反铁磁界面的变化[1].
会议
近年来,多铁材料因其丰富的物理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BiFeO3 以其室温多铁性成为这一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2].然而,单相多铁材料中磁电耦合往往太弱,使其实用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我们采用磁性对氧空位敏感的Mn:ZnO (5 at. %Mn)与BiFeO3 构成异质结,通过外加电场改变BiFeO3的铁电极化状态,实现了室温下较为明显的电场调控磁效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