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流板对翅片组换热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inli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PHOENICS数值模拟软件对矩形平直翅片组外部垂直安装扰流板时,在不同加热功率及空气流量下,扰流板安装位置及尺对翅片组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加装扰流板后在扰流板后方形成一定区域的回流;随扰流板安装位置的后移,扰流板后方的回流区域变大,扰流板处的换热增强,但整体换热效果减弱;扰流板宽度尺寸变大时回流区域变大,换热效果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以Forcheheimer’sequation为基础,基于物理概念,避开了金属泡沫渗透率和惯性系数的测量和计算难度,建立了金属泡沫中压力损失的通用关联式。并且通过对通用式的简化,发现了
会议
根据气固两相局部非热平衡假设,建立了甲烷/空气预混气在惰性多孔介质内的一维层流燃烧数学模型。分别采用辐射传递的Rossland法和二通量法求解固体能量方程中的辐射源项,研究
会议
分析5mm管径和7mm管径桥片结构,提出其物理与数学模型,用商业软件FLUENT计算其流动及换热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校核,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重点针对翅片5mm管径替代7mm管
以美国格林研究中心设计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PPT)工作时产生的羽流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非稳态PIC-DSMC混合方法模型,模拟该羽流的瞬时特性。通过与国外已有实验数据和二维
会议
以有限时间热力学的观点研究相变材料在圆球内的最优接触熔化过程。以给定熔化时间内熵产最小为目标,推得熔化过程所应该满足的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用数值计算—打靶方法求得
会议
本文利用共混法制备了以石蜡为基体材料、分别以不同份额的纳米碳粉和碳纳米管作为分散相的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并从分散稳定性、导热系数等方面研究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特性
本文采用可压缩流动的SIMPLE算法对有限区域内壁温周期变化引起的一维热声波的产生和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其中的流动换热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壁面温度周期变化产生的大振
会议
采用雾化角为60°,Steinen2.5半实心旋流式机械雾化喷嘴,以水为冷却介质,对压力0.5MPa,流量6.35L/h,倾斜角在0°—49°之间变化时无沸腾区换热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倾斜角固定
设计了高孔隙率泡沫金属铜填充的“见”形小槽道散热器,采用去离子水为工作介质,实验研究了单相对流换热时散热器的压降、散热量、热阻等特性。结果表明,流体流过槽道时压降和流
会议
本文对矩形平直翅片组外部垂直安装扰流板时,在不同加热功率及空气流量下,扰流板安装位置及尺寸对翅片组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