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CA-1在肝脏疾病中的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来源 :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1 (SCCA-1)mRNA和蛋白在原发性肝癌(HCC)、癌旁、肝硬化、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的HCC组织、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标本中SC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4种实体瘤患者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表型.方法 采集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种实体肿瘤患者187例,其中肝细胞肝癌患者60例,男性46例,女性14例;结肠癌患者26例,男性14,女性12例;肾癌患者63例,男性46例,女性17例;肺癌患者38例,男性17例,女性21例.采集患者外周血,加入淋巴
会议
目的 对动态和静态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1966年1月~2012年12月)、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4期)等数据库,收集对比动态与静态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并由2名评价者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进行Meta分析.
会议
冠状动脉疾病主要危害是引起相应的心脏疾患.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占我国心脏死亡数的10% ~ 20%,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高危险性、患者难于接受.多层螺旋CT由于具有无创伤、廉价、易于患者接受等特点,成为了冠状动脉检查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
会议
目的 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速度,提高信息化项目实施效率,保证项目实施成功率,方便广大患者及医护人员,满足日益增加的医院信息化建设需求.方法 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经验,以天津市海河医院信息集成交互平台建设为例,首先从整体架构、数据交互机制、通道配置方法等方面对平台的原理进行介绍,进而结合笔者医院平台的建设使用现状、使用经验及注意事项,通过与传统的系统选型、系统实施及接口制作方式进行比较
会议
肺动静脉瘘又被称为肺动静脉畸形,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是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的异常沟通.大多数先天性肺动静脉瘘伴发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该病自然转归不佳,未经治疗的患者中病死率较高,因此对肺静脉瘘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诊断肺动静脉瘘的方法很多,现将临床常用的较敏感的几种方法综述如下.
会议
目的 通过大学生入学体检,了解高校新生肝功能情况,探讨其异常的原因,寻找可能影响肝功能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方法 对某高校2011级、2012级5 295名入学新生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三项指标,其中ALT≥40 U/L为异常,AST≥40 U/L为异常,TBiL≥22.2μmo
会议
近年来,在磁体、梯度线圈和射频线圈设计上的改进和提高,MRI技术的整体性能取得进步,成像效率获得发展(减少了采集时间,提高了SNR和CNR).其脉冲序列和采集手段得以应用在心血管MRI技术中.MRI已成为心功能评价的金标准,以MRI作为金标准的对比研究已经成为主流.
会议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居女性肿瘤首位,在中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正迅速成为中国妇女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是提高乳腺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影像学检查是目前乳腺疾病最常用且有效的诊断方法,而对缺乏影像特征的微小病灶,应借助影像引导下微创穿刺活检以明确其性质.微创穿刺活检具有切口微小而且隐蔽,可经单一切口对多个病灶进行活检,特别适于多发病灶、临床体检不
会议
目的 探究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的血清浓度是否可以作为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指标应用于临床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方法 将来自ICU的32例肺损伤患者划分为ALI/ARDS组(22例)和非ALI/ARDS(10例).选用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SP-D酶免试剂盒分别对各患者入院后1、3、7d的血清样本,利用定量分析技术确定各血清样本
会议
目的 探讨健康对照、肝炎、肝硬化、癌旁及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miR-183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作为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首先在健康对照组(21例)、肝炎组(10例)、肝硬化(18例)、HCC(86例)及其癌旁(86例)组织标本中提取总RNA(包括miRNA),应用TaqMan qRT-PCR方法检测中miR-183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