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植物群落影响的初步研究:野外水位平台(Marsh organs)模拟法

来源 :第七届全国红树林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i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树林地处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界处,同时受到了全球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外来物种入侵等问题的影响。其中,海平面的变化直接导致其淹水时间和淹水频度的改变。同时,中国的红树林由于受到围填海、海堤建设等人为活动干扰,生境破碎化严重、林带狭窄,多数被挤压到中低潮位,缺乏完整的植物垂直分布过渡带,因此不具备向陆地后退的潜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obovata)的繁殖体为研究对象,设计氮素(10、50、100mg/L)和重金属Cd(1、5、10mg/L)的双重胁迫模拟红树林生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研究氮胁迫下秋茄的生理响应及Cd 积累特征。
红树林是土壤碳密度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尚不明确红树林土壤固碳的关键调控机制。植物细根周转是土壤碳的主要来源,研究红树林细根周转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揭示红树林土壤固碳的关键机制和调控途径。对于成熟森林(平衡态),细根周转量可间接地用细根生产力估算,或者直接地用年均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寿命估算。
会议
本文应用资源一号02C 卫星影像影像(ZY1-02C)和实地调查红树林虫害状况,结合光谱与纹理特征,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广西铁山港湾的红树林虫害状况进行了估算,并制作研究区红树林虫害状况空间分布图,开发了基于ERDAS 平台的广西红树林虫害监测技术系统。
会议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由于生长在高盐、高湿的生境,红树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一直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和微型气象站,在2014-2015年期间对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2°31N,114°0E)内的两种海桑属红树植物,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的边材液流速率、蒸腾耗水量及液流速
团水虱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a)、软甲纲(Malacostraca)、等足目(Isopoda)、团水虱科(Sphaeromatidae)、团水虱属(Sphaeroma)。团水虱在海产等足类中较为常见,淡水、半咸水、潮间带均有分布。目前,团水虱的爆发已引发我国一些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采用常规内生真菌分离法对湛江潮间带红树植物白骨壤、红海榄和秋茄进行叶面表生真菌和内生真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白骨壤叶片共分离到表生真菌17株,内生真菌11株;从红海榄共分离到表生真菌16株,内生真菌14株;从秋茄共分离表生真菌16株,内生真菌13株。
造林成活率过低是红树林恢复中的瓶颈因子,以往研究证实接种PGPB 菌剂可明显促进其苗木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开展PGPB 不同组合菌、不同剂型、不同基质的红树植物接种效应试验研究,将为PGPB 菌剂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技术。
为探讨红树林反硝化聚磷菌特性及脱氮除磷机制,从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筛分同时具有反硝化和聚磷能力的菌株。通过BCIP和BTB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和PHB颗粒染色以及测定脱氮聚磷能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2株反硝化聚磷菌。
放线菌是抗生素重要的产生菌,其多样性和特殊性与其次级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在内的结构多样性及新颖性密切相关,不同化合物可能针对不同靶点,构成不同机理而具有潜在治疗疾病的作用。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陆交界潮间带的红树林,作为一类独特而高生产力的湿地生态系统,极具生物多样性,是分离放线菌和发现新抗生素的理想环境。
会议
海平面上升对分布在海岸交错带的红树林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中国,海平面上升与海堤的阻隔共同威胁着红树林的生存,红树林对海平面上升异常敏感。目前国内关于海平面上升对红树林影响的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红树林地面高程变化研究薄弱,亟需建立一个红树林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监测网络—地面高程-水平标志层监测网络;缺乏从红树林群落结构角度研究海平面上升与海堤对红树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