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金属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动力学

来源 :2003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at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别以Cp*Ti(OPhOMe)<,3>和Cp*TiCl<,3>为催化剂,采用螺带搅拌的反应器进行了茂金属催化的苯乙烯间规本体聚合和少溶剂聚合,得到了呈粉体的聚合产物,考察了不同催化剂浓度、不同温度等聚合条件下聚合转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随聚合时间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其非均相聚合动力学特征.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简单易控制的链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将其与丙烯酰胺等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共聚反应,制备得到高分子纳米颗粒材料,利用叔丁酯在酸性条件下较其它酯类更易水解成羧酸,进一步改善高分子颗粒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并且赋予pH感应性.
本文将PA6、金属盐(MX)及助剂按一定配比经高速混合后加入挤出机料斗中,熔融共混,挤出切粒.并用注塑机制备标准试样测机械性能,用热压机制备1mm厚薄片测塑料吸湿率.
本文采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nylon 1212等温结晶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128-172℃区间内等温结晶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即出现了区域Ⅱ→Ⅲ的转变,转变温度约为141℃.结晶方式的转变并没有伴随晶体生长形态的改变.
本文采用偏光显微镜(PLM)研究了不同HV含量PHBV的结晶性能,揭示了HV含量对PHBV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寻求合适的纤维成型工艺.同时采用DSC研究了不同HV含量(PHBV)的热熔性能.
本文采用专利技术——炭黑固态原位接枝法,对高耐磨炭黑N330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HRPyGC-MS),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该固态原位接枝法改性炭黑的表面化学结构,为提高炭黑补强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选定一系列EDOT低聚物为研究对象,利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对其能级结构进行了理论方面的研究.通过对其分子构型的优化,吸收光谱及其能级结构的计算,分析了分子结构的改变对其吸收光谱、能级结构的影响,并预测了具有不同取代基结构的EDOT低聚物的能级结构,为功能材料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相应器件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工作用荧光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C与一个确定分子量PSt链键接的链球状高分子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可能的自组装聚集体结构进行了初步预测.
直接用两种催化剂进行均相聚合存在诸如粘釜、初期活性过高、活性衰减过快等问题.本文采用蒙脱土负载rac-Et(Ind)ZrCl共聚催化剂和均相{[(2-ArN=C(Me))CHN]FeCl}(Ar=2,4-CH(Me))齐聚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进行原位共聚反应制备LLDPE,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C NMR谱表明得到的聚合物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本文通过对蒙脱土的不同预处理后进行偶联剂改性得到不同层间域结构的改性蒙脱土载体,通过不同负载方法得到不同层间域结构的蒙脱土负载催化剂,其中CpZrCl/AHDMMT型负载催化剂仍具有两种不同层间距(1.33和2.45mm),该催化剂催化乙烯聚合得到的聚乙烯具有双峰分子量分布的特点.
本文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聚苯乙烯微球,将其负载CpZrCl催化剂并用于乙烯聚合试验,试图探索出一条改进有机载体催化剂的简单有较的途径.通过与对应的实心载体负载的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多孔载体催化剂比相应的实心载体催化剂在负载量及催化活性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所得的聚乙烯产品的形态也有很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