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解剖基础及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h2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肩峰动脉穿支血管的解剖及其血供基础、供养的皮肤范围,评价胸肩峰动脉穿支皮瓣的可行性,以及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修复重建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12个新鲜的人类尸体解剖来测量胸肩峰动脉及其穿支的血管直径、血管走行、血管蒂长度、穿支位置,进行穿支血管的灌注以了解胸肩峰动脉穿支血管供养的皮肤范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初次诊断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1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1、Epley治疗组2、Semont治疗组3、Brandt&Daroff治疗组,观察三组病人的治愈率和并发症.
会议
目的 人工耳蜗植入(CI)已经成为一种治疗儿童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有效方法.随着聋病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在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中进行致聋基因检测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接受耳蜗植入的患儿进行GJB2基因、SLC26A4(PDS)基因、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和C1494T突变的检测,揭示该类患儿致聋基因的突变频率,为预测耳蜗植入疗效奠定分子生物学基础.
会议
目的 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考察汉语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开放式言语识别能力,并获得汉语词汇学因素及人口统计学因素(如人工耳蜗植入年龄,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等)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开放式言语识别的影响作用.方法 大样本量横断面研究.230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参加本项研究.研究中采用的评价工具为汉语普通话版词汇相邻性测试系统,分析中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汉语词汇学特征(词汇难度、音节长度)、人工耳蜗植入时间以及人工耳蜗
会议
目的 甲状腺癌广泛侵犯气管后预后差,本文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手术方法、治疗意义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11年间48例甲状乳头状、滤泡状和髓样腺癌侵犯气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侵犯气管的范围和程度不同分为气管局限性受侵组(A组18例);肿瘤侵及气管腔内组(B组21例)和甲状肿瘤广泛侵犯喉、食道、纵隔区域组(C组9例).
会议
目的 总结侵犯上呼吸消化道甲状腺癌治疗的临床经验,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2002年3月-2012年6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对侵犯上呼吸消化道甲状腺癌患者行相应气管切除及应用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的方法进行重建.结果 33例患者全甲状腺切除7例,患侧腺叶切除对侧次全切除22例,甲状腺部分切除4例.
会议
目的 报道2例罕见中耳-桥脑小脑角沟通肿瘤,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和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我院收治的2例中耳-桥脑小脑角沟通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女,67岁,左耳疼痛半年流脓带血5个月伴左耳听力下降,当地诊断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拟行中耳手术.
会议
目的 重建下咽癌切除后的缺损一直是头颈外科医生面对的重要难题,游离皮瓣移植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用于修复下咽缺损的游离皮瓣主要包括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前臂皮瓣.研究显示如果胫后动脉的皮穿支血管得以保留,游离胫后动脉皮瓣移植修复下咽癌切除后缺损能达到游离前臂皮瓣类似的治疗效果.本研究拟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皮瓣技术在重建下咽功能中应用价值.
会议
目的 中枢性老年性耳聋为听皮层退行性表现,可影响言语识别,临床表现为患者主诉听力下降与纯音测听不符,言语识别率下降.在筛查老年性听力损失时,除了使用传统的听力计外,现在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主观问卷调查方法具有同等的有效性,其中常用的是《筛选型老年听障测试表》,从心理和环境因素判断听力对老年人的影响.因老年心理和听觉能力的量卷方法的结果和中枢听觉处理障碍有密切的直接关系,本研究评估老年听障表对中枢性老年
会议
目的 囊泡谷氨酸转运体3 (VG LUT3)对耳蜗正常功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VGLUT3基因缺失可致小鼠听力完全丧失,尽管通过腺相关病毒转染VGLUT3进入耳蜗后,ABR可恢复正常,但丢失的螺旋神经节细胞(SGCs)数目未见恢复.至今,关于VG LUT3在SGCs中的定位及分布仍未见报道.
会议
目的 目前仍无有效的临床措施治疗由于听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性耳聋,随着干细胞移植被用于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及脊髓外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试验性治疗,为应用干细胞技术修复受损伤的听觉神经带来了希望.为了明确干细胞移植修复受损听神经的可行性及移植后干细胞在宿主听觉神经系统内的生物学特性,本实验研究观察了移植于大鼠听神经内的胚胎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及分化特点.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