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瘤固氮根瘤菌中第二信使c-di-GMP调节其与宿主的共生状态建立

来源 :第二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瘤菌能够与宿主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且在共生条件下固定大气中游离的氮,为宿主提供氮素养料.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状态的建立首先开始于两者之间的信号物质交换.根瘤菌侵染进入豆科植物的路径具有种属间的差异,其中研究最透彻的就是通过根毛进行细胞内侵染.但是另外一种通过侧根基部进行的细胞间侵染则研究较少.茎瘤固氮根瘤菌与其宿主田菁(Azorhizobium.caulinodans-Sesbaniarostrata)建立共生关系是通过后一种侵染方式进行的.细胞间侵染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侵染腔的形成,并且这个侵染腔的形成过程伴随着大量过氧化氢的生成.此外,在根毛侵染(细胞内侵染)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氧化迸发以及过氧化氢的积累.在这两种侵染方式中,过氧化氢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并且是最终共生关系建立对的关键.但是,过氧化氢对根瘤菌是有害的.在共生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根瘤菌必须有特殊的机制来保护自己免受过氧化氢的毒害.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区,受可耕土地面积的限制,近年来其它作物与棉花套作逐渐成为南疆地区种植业生产的重要模式之一.本研究选取南疆阿拉尔垦区3种不同作物(茴香、香梨、苹果)与棉花套作的棉田,以单作棉田为对照,分别于棉花苗期,花蕾期,花铃期,吐絮期四个时期采集土样,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N、P含量及微生物群落等进行对比分析,以探明套作对棉花根际微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不同生育期,3种作物与棉花
铬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在电镀、鞣革、钢铁、汽车制造、木材加工等现代工业中应用广泛.其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的化学形态主要是Cr(Ⅲ)和Cr(Ⅵ).微量的Cr(Ⅲ)在人体中有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促进氨基酸吸收等作用,但过量有毒.Cr(Ⅵ)一般以CrO42-和Cr2O72-形式存在,难以吸附或沉淀,而且是很强的致畸变、致癌剂.很多微生物长期处在铬污染环境中,进化出了相应的铬转化和抗性机制.本课题组在金属
水体硝酸盐污染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环境问题.大量的氮元素存在于水体会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水体去除硝酸盐的方法有化学脱氮、反渗透、电渗析、离子交换、生物脱氮等,其中生物反硝化脱氮是最普遍的脱氮方法,但其生物降解速率慢.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发现厌氧条件下,氧化还原介体具有加速呼吸链中电子传递效率,催化硝酸盐生物降解的作用.中性红作为一种小分子氧化还原介体,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可逆
油藏的形成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地质生物反应过程,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如温度、盐度、压力、pH等,使得油藏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代谢方式形成了特殊的选择性.以油藏采出液或石油污染水体及土壤作为分离源,从中获得具有特殊代谢功能微生物菌株,并通过其在油藏环境中的有益活动,即细胞的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作用于岩油、原油、油水界面等方式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或应用于石油严重污染的水体及土壤的修复,现已成为油藏微生物研究的重要组
会议
群体感应是一种细菌细胞之间彼此交流的机制.在Pseudomonas aeruginosa中,有两个主要的群体感应系统:LasI-LasR和RhlI-RhlR.在LasI-LasR系统中,LasI调控信号分子3OC12-HSL的合成,当环境中3OC12-HSL信号分子达到阈值时,即可激活转录调节子LasR,调节下游基因包括rhlI和rhlR的表达;RhlI-RhlR系统受LasI-LasR系统调控,
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虽然已经成为一种成熟而经典的方法,但Ca2+是如何诱导细胞形成感受态并维持细胞的这种状态,目前尚不清楚.是否在细胞膜及细胞内存在Ca2+受体及其响应机制亦未可知.为此,本研究以E.coli DH5α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对100mM CaCl2诱导E.coli DH5α形成感受态细胞时转录组水平和蛋白组水平的变化进行关联性分析,找出在感受态形成过程中响应Ca2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