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渗透-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开采参数优化研究及矿场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油田为例

来源 :2017全国沉积学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nk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平井压裂改造是世界级难题,本文基于平板模型的超低渗透水平井分段压裂物理模型进行衰竭式开采、不同注采方式及不同驱替压差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压裂水平井半缝长为150m时压力递减快,流速最大,随着裂缝长度增加,压力降低加快;增大压裂规模,水平井衰竭式开采速度加快.在相同驱替压差下,压裂水平井作为采油井时压力梯度值高.在此基础上对水平井衰竭开采、水平井-直井联合开采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渗透率级别、水平井长度等对优化参数的影响规律,应用延长油田W区块长9储层计算后得到700米水平井采用7条横向150米导流能力为30D.cm的裂缝为最优裂缝布置,最佳井网为七点法直井注水平井采井网,适当的降低中间裂缝的长度和中间注水井的注水量可以起到稳油控水的作用,间断型纺锤形布缝时补充能量效果最好,矿场应用后增油效果显著,该研究对延长油田特低渗透储层水平井分段压裂开采参数优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矿场实际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面临“强改造、过成熟、山地”等复杂地质地理条件,我们在调研与总结国内外页岩气选区评价及钻采试验工作基础上,通过构造与沉积背景分析、页岩气成藏与保存条件研究,结合细粒岩储层地质学理论,提出南方海相页岩气储层既有原生属性(TOC、矿物含量、孔隙度等)、又有次生属性(断层与裂缝)、还有流体属性(含气量、流体压力等),甜点分布受页岩储层三维空间多属性叠合与叠加控制,构造是控藏
LNS须家河组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岩性致密、低孔低渗、储层单层薄、横向非均质性强的特点.纵波穿过含气砂岩储层与泥岩夹层之间的界面几乎无波阻抗差,气层和水层的纵波阻抗差异也较小,常规纵波方法难以有效区分砂泥岩及预测气水横向展布.本文通过模型正演及测井资料分析表明:纵波和转换波在经过含气和含水储层后具有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利用多波地震剖面能直接识别气水;同时通过多波联合反演获得研究区含气性预测平面图
渤海湾盆地南堡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发育多套内幕储层.应用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内幕储层的精细标定,在系统分析储层特征的基础上划分储层类型,并通过优选敏感测井参数和建立识别函数实现各类储层的精细识别.结果表明:南堡地区内幕储层发育粒内孔、粒间溶孔、构造缝和溶蚀扩大缝等多种储集空间类型.依据储层评价标准将内幕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优选出内幕储层段的敏感测井参数包括密度值、浅侧向、双孔隙度差和
通过详细的钻井岩心观察,录井、测井等资料的解析,结合前人岩相分析所得成果,分析了苏北盆地东台坳陷阜宁组二、三段岩相展布特征,尤其对以往研究程度较低的阜二、四段灰岩展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同时,通过国际最先进的三维地层沉积正演数值模拟的方法,充分利用岩芯、测井和地震数据,以常规分析岩相展布为验证资料,在参数调试优化的过程中,开展了各单因素对比模拟,分析讨论了苏北盆地东台坳陷阜宁组不同层段岩相展
刚果扇渐新世以来浊积水道发育广泛,油气成藏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但是,对单期水道的精确时代及其与环境事件的关联研究还有待深入,尤其关于其发育的主控因素一直以来存在争议.本文在高分辨率等时格架内明确了刚果扇盆地北部浊积水道的发育期次和演化规律,以及不同期次水道对应的构造活动事件、古气候和海平面变化事件等,进一步探讨了水道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盆地北部渐新统-中新统可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12
近井地带的储层伤害会造成表皮系数增大、渗透率降低,从而造成油井产量下降.砂堵即为储层伤害因素中的一种.为了更好的研究地层出砂所造成的储层伤害以及解除这种伤害,需制备可出砂岩心来模拟可出砂地层或堵塞的地层.国内对砂岩岩心的制作已经比较成熟,但在人造出砂岩心的制作方面仍是空白.采用控制压实压力和可溶性PVA薄膜包裹细粉砂预埋存的技术,设计了可出砂岩心.该出砂岩心能够模拟含游离砂的岩心,且其中的细粉砂能
波拿巴盆地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含油气盆地之一,也是我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勘探涉足的重点区.本文在波拿巴盆地油气地质特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中生界成藏组合细化评价单元,以勘探趋势法和油藏规模序列法为手段,确定评价参数,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其待发现资源量,并对盆地的资源潜力和勘探方向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主要发育中生界含油气系统,油气分布呈现东部富气,西部油气并存.基于盆地东西部在构造样式、烃源岩条
河西务潜山带是冀中坳陷北部廊固凹陷主要油气聚集带之一,中上元古界-古生界发育多套储盖组合,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区带南部发现了别古庄、刘其营和刘其营西等三个小型奥陶系潜山油气藏,之后持续勘探始终未取得新突破.近年来,针对制约该区潜山勘探的关键瓶颈,开展重点攻关研究取得新认识.通过多目的层立体精细解释,认为“三期两组”断裂使河西务潜山带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构造特征.开展储层主控因素研究,认为研究区
海相烃源岩是全球油气的主要来源,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目前关于海相烃源岩研究主要偏重其生烃理论,缺乏紧密结合勘探生产的海相烃源岩识别、预测和评价方法研究,为了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以有机相分析为手段的海相烃源岩评价关键技术组合,本文具体针对西南非海岸盆地过渡期主力海相烃源岩,综合利用沉积相、古生态相、有机地化相以及地震相对其进行“四相合一”综合有机相分析,从而对该套烃源岩进行系统分析,认为该套烃源岩
Bintuni盆地是印尼东部重要的中生界含油气盆地之一,经历了内陆裂谷、被动陆缘裂谷、漂移期和挤压反转期4期构造演化,形成现今弧后前陆盆地的构造格局.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和储盖组合多发育于中古生界,晚二叠世与早中侏罗世煤系地层是主力烃源岩,排烃高峰期始晚中新世,以生气为主.侏罗系三角洲-滨岸砂体为优质储层,平均孔隙度15%;盆地中北部前缘斜坡带发育一系列背斜、断背斜圈闭,且发现了大量气田群;东部逆冲褶